第(2/3)頁 于是他便點進了這條私信,看了起來。 只不過,這則信息中,并沒有給出什么實質性的證據,只是推斷而已。 當然,推斷就夠了,對于他們來說,一個具有邏輯且合理的推斷,有時候就足以他們掌握到最終的線索。 “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導研發的cepc,可能和林曉形成利益之爭?未來林曉回國后,可能會和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搶奪cepc主導權?所以高能物理研究所很有可能做這種事情?” 看著這些消息,孔華安在心中推斷著,確實有這樣的可能。 這條消息中還將當初楊老認為林曉能夠為華國物理界彌補人才空缺的新聞放在了里面,而楊老和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矛盾就更不用說了。 總而言之,這些推斷都十分的合理,甚至在后面,這人還找到了cepc的近期經費開支,其中有一項經費開支,是網絡方面的支出,盡管里面宣稱的是在網絡上對cepc進行宣傳,但是開支的數額卻明顯存在著問題,所以完全可以懷疑這部分經費開支就是用于雇傭水軍了。 “真的是那個所長嗎?” 孔華安生出了疑惑。 這個推斷有理有據,讓人信服,不過,也僅僅只是推測而已。 當然,他也完全能夠嘗試著黑進對方的電腦或者手機中直接查詢,不過,這樣的風險有些大了。 因為對方是院士,天知道國家對這種院士的信息保護工作有多周密,連他也不知道,而一旦被發現,那后果就很嚴重,甚至還可能會被當做間諜。 這也是為什么這個人只是給出了一個線索信息,并沒有直接找到相關的證據,肯定也是有這種顧慮。 不過孔華安只是思考了片刻,就聯想到了一個被忽略的地方。 雖然有可能是這個汪弈指使的,但說不定是這個研究所里面其他人做的呢? 畢竟,對他們來說這是一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事情。 像cepc這樣一個巨大的項目,不知道能夠造就多少個院士出來,而如果因為林曉和他們爭奪cepc的主導權,說不定就會對一些人選不選的上院士帶來影響。 所以如果真的是那個汪弈做的,那他大概率也有和研究所中的其他人有過溝通。 那么孔華安現在只需要從那些其他人開始調查,說不定就能夠找到蛛絲馬跡,而那些非院士的人,比如那幾個副所長,孔華安就不是那么擔心了。 因為他們既不是院士,高能物理研究所也不是國防研究所這種重要的單位,更多的是一個基礎科學研究所,所以不用擔心這些非院士的人也有著什么信息上的保護。 更何況,孔華安是為了林曉,只要是幫助林曉,即使有風險他也愿意去做。 隨后他便查了一下那幾個副所長的信息,根據字母順序,他確定了自己的第一個目標,范民。 …… 五之后。 看著調查出來的這個第一個目標的各種資料,其中包括了這個范民在之前聯系過的人,以及他平常做過的一些事情。 至于資金來源他就實在查不出來了,銀行方面的信息安全,相比幾年前不知道加強了多少,想要搞這方面的東西很難很難。 更何況,黑客也不是萬能的,孔華安能做到現在這種地步,已經很困難了,其中還有一些壓根不是通過黑客的手段搞到的,更是得益于他的各種關系,殷實的家庭和深厚的背景,是讓他能夠做到這種程度的關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