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間很快過去,戴維·卡伊曼將弱形式孿生素數(shù)猜想的間隙縮小至128的消息傳遍了數(shù)學界,但他在事后的采訪中的言論,同樣在數(shù)學界中掀起了一番討論。 大多數(shù)看重林曉的前輩們,都對卡伊曼的行為表示了批評,雖然他沒有詆毀林曉,但是其貶低林曉的成就,又利用林曉抬高自己的行為仍然有些過分。 特別是法國這邊的數(shù)學家們,既然林曉現(xiàn)在在他們法國這里上大學,那他們當然要為林曉發(fā)聲。 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表示了批評,相反還幫助卡伊曼鼓吹起了他的成果,有的人更是聲稱即使卡伊曼的成果不如林曉的篩圓法,但是其重要性也是值得夸贊的。 …… 斯坦福大學,戴維·卡伊曼的辦公室中。 “現(xiàn)在外界的情況怎么樣?” “還不錯嗎?呵呵,那就多謝你們了。” 卡伊曼放下電話,臉上露出了淡然的笑容。 任何地方都少不了論資排輩,即使是數(shù)學界,也仍然存在這樣的情況。 盡管大部分數(shù)學家們都很樂意看到出現(xiàn)了林曉這樣一位年輕的數(shù)學天才,但是仍然有少數(shù)人對突然冒出了這樣一個年輕人感到有些不以為意。 他們的古板和固執(zhí),或者說是嫉妒,讓他們不喜歡在自己的領域中出現(xiàn)了這樣一個人。 畢竟同行都是冤家。 卡伊曼就是這樣。 他一直以來都在研究數(shù)論領域的問題,特別是哥德巴赫猜想和孿生素數(shù)猜想,至于黎曼猜想因為難得有些過分,所以他沒有研究。 而他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研究已經(jīng)有很多年的時間了,盡管一直都沒有取得什么突破,不過他還是相信自己有機會成功的,于是這一堅持,就是十幾年的時間過去。 直到如今,他已經(jīng)四十歲了,這個年齡已經(jīng)有些大了,只不過每當他為自己的年齡擔憂的時候,安德魯·懷爾斯就會成為他的榜樣,既然人家都能在四十歲之后成功,他自己為什么就不能成功呢? 于是他也一直都沒有放棄,這么說起來,他的刻苦精神也算是值得稱贊,大概也是因為這種刻苦,能夠讓他如今成為斯坦福大學的數(shù)學教授。 然而,就在去年的時候,他忽然得到了消息,太平洋彼岸的那個落后國家,居然冒出了一個年輕人,將哥德巴赫猜想給徹底解決了,并且世界上其他知名的數(shù)學家都認定他的證明過程沒有問題,于是這個為難住世界幾百年,浪費了卡伊曼十幾年時間的問題,就這樣變成了定理。 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卡伊曼首先就是不敢相信,哥德巴赫猜想居然被別人搶先一步證明了? 他甚至以為那是愚人節(jié)給他開的玩笑。 然而,當他找到了論文,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后,他就意識到,自己十幾年的精力,就那樣白費了。 而后,據(jù)他的研究生所有,那一天他們的教授直接發(fā)動了桌面清理大師技能。 在那之后,卡伊曼嫉妒起了林曉。 同時,他也把原先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精力放在了孿生素數(shù)猜想的研究上。 而盡管他很嫉妒林曉,但他還是從林曉的那篇論文上找到了靈感,然后在一年后的現(xiàn)在,做出了突破。 盡管他在其中使用到了林曉的篩圓法,但是也因為林曉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導致他十幾年的工作化為烏有,使得他絲毫不愿意提起林曉,也不愿意承認自己的成功和林曉的篩圓法有很大的關系。 于是,就有了那天采訪中他所說的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