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即使是對數論沒有研究的維亞納,也對梅森素數的大名有所耳聞。 對梅森素數進行過研究的歷史知名人物實在太多了,歐幾里得、梅森就先不說了,包括費馬、高斯、哥德巴赫等等都進行過研究,但是他們在這上面都失敗了。 當然,畢竟這些數學家都是很久之前的人物了,他們當時能夠用上的數學工具, 可遠遠沒有當下這么多,而且他們研究數學時也沒有現代這么方便,他們那個時候可沒有互聯網,沒有什么arxiv之類的網站供他們搜尋全世界所有的論文。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當初能夠出現那么多偉大的數學家,因為他們幾乎是單靠自己的研究, 就引領了世界數學的起飛發展, 而他們在自己所處的時代,也都是全能級別的數學家。 而現在,數學學科越來越細化,一大堆新的數學出現,就說數學皇帝格羅滕迪克搞出的代數幾何,就足夠現在的數學家們往里面研究一輩子,更不用說還有林曉研究中用到的那些東西了。 就比如群論,都是高斯去世后十幾年才被伽瓦羅開創出來的,至于模形式論更是已經到了十九世紀末才出現,二十世紀之后才逐漸成熟的。 所以,不能說林曉解決了這個問題,就意味著他比那些大師都要厲害了,只是因為他所掌握的數學工具更多而已,正如牛頓說的那句話,“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盡管牛頓說這句話的時候,其實是為了嘲諷一位叫做胡克的數學家…… 馬塞洛·維亞納看著這個題目,起初也感到驚訝,但隨后又皺起了眉頭。 “可是,我記得他應該發的論文, 不是和斐波那契數列有關系嗎?這又是搞得哪樣?怎么變成梅森素數了?” 這種重要的成果, 不經過仔細嚴謹的審核,怎么就可以直接拿到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展示? 而且,現在還有半個多月了! “我的天哪,這是給我添亂啊!” 馬塞洛·維亞納抓了抓自己的頭發,直到最后,他一咬牙,“算了,先發給薩納克教授好了,讓他來看一下。” “不過,那個華國的年輕人,你最好不要出現太大的問題,想要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出風頭,你得先保證自己不會出現錯誤,不然的話,大會只能阻止你去淪為笑柄了。” 如此默念一句,而后他便將這篇論文發給了彼得·薩納克,作為國際數學聯盟的成員,薩納克教授也義務承擔著這個審稿工作。 ………… 普林斯頓大學,fine-hall。 彼得·薩納克教授的辦公室。 彼得·薩納克就是當初審核林曉那篇關于斐波那契數列素數問題論文的沃爾夫數學獎得主,此時的他,正在進行著審稿工作,作為《數學年刊》的主編,這也是他的工作。 不過這個時候他忽然注意到自己收到一條信息,是國際數學家大會那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