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87.5%的勝率? 場均kda12.8? 假的吧? 程晨腦中第一時間閃過這種想法。 沒辦法,這勝率和kda實在太夸張了。 身位一名職業(yè)教練,程晨自然清楚,rank打得好不代表比賽就能打得好,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游戲。 可是對方這個勝率和戰(zhàn)績,已經不單單只是打得好了,簡直就是碾壓韓服王者。 doinb見自家教練滿臉震驚,得意洋洋道:“怎么樣?我的眼光還可以吧?” “眼光是沒問題……” 程晨話音一轉,面色為難道:“但是,你也知道,俱樂部對新賽季的預算有限。這個人哪怕是個沒打過職業(yè)的路人,在轉會期也絕對是搶手貨……” 他的話并未說完,可doinb卻明白了他想表達的意思。 戰(zhàn)隊挑選隊員,不是說缺什么就買什么,哪個選手強就買哪個,而是需要在預算范圍內進行操作。 比如說今年s6結束了,那么戰(zhàn)隊股東和老板就會給下賽季制定預算,管理層挑選選手,就要按照這個預算來買。 超出預算,管理層要先開會討論,然后再向股東和老板遞交申請,程序非常麻煩。 而且就算遞交了預算,也不一定會通過,除非情況特殊。 qg的老板是個正兒八經的商人,他和王老板、愛德朱這類真心熱愛電競的人不同,他投資電子競技的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賺錢。 所以哪怕沖上了lpl,qg下賽季的預算也沒漲多少,而且這筆預算光是doinb就占了一大半,剩下的錢根本就不夠從lpl其他隊伍買,只能選擇在次級聯賽挑選有潛力的選手培養(yǎng)。 wea的khan,就是程晨精心挑選的一位潛力選手。 當然,最關鍵的是對方足夠便宜。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doinb如果甘愿降薪,還是可以試一試的。 可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甘愿降薪,估計沒幾個人愿意。 doinb看著opgg頁面上的信息,連說了幾聲可惜之后,也只得放棄了把對方拉入戰(zhàn)隊的想法。 ------題外話------ 仔細看了最近幾章,這么處理好像確實有點過于平淡了。 花了一上午時間,改了改大綱,又把這兩章修改了一下,盡量利用轉會期窗口,把主角性格塑造的好一點。 ps:2017年春季賽,qg一共有四個韓援,分別是doinb、clid、khan、loken。不得不說,當時qg的教練組確實很有眼光。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