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楚歌開始按照記憶的內容,認真捋順蘇羨君和楊信巖這兩個人物的關系。 這些記憶雖然呈現出一種碎片化的狀態,彼此之間的關聯并不強,但卻恰好卡在了一些極為關鍵的時間節點。 仔細分析的話,幾乎每一幕都是有意義的。 這可能是因為游戲機制,是這個金色天賦自動篩選出了信息量最大的記憶;也有可能是因為這些記憶對蘇羨君來說印象深刻,所以才被留存了下來。 但不管怎么說,這都意味著楚歌對這個新副本的理解有了重大的進展。 “這些關于楊信巖的記憶,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蘇羨君和楊信巖一起在戲班學藝,蘇羨君似乎挨過不少打,而楊信巖作為師兄,則是對他多有照拂。 “幼年的蘇羨君,對楊信巖有一種對兄長的依賴之情。 “第二個階段,是蘇羨君和楊信巖兩人逐漸成為名角,開始合演霸王別姬的時期。 “這兩段之間有一個標志性的記憶轉變,就是那句‘我本是女嬌娥’…… “而且蘇羨君的師父也說,戲臺上的詞一句都不能錯,要完全把自己當成是戲中人。所以,這也埋下了蘇羨君入戲太深的伏筆。 “因為蘇羨君有些分不清戲與現實,用楊信巖的話說就是有點瘋魔了,所以他對楊信巖的情緒變得更加復雜。 “在幼年時期,楊信巖有勇有謀,也很講義氣,在蘇羨君眼中,他的形象與霸王的形象重合。 “可到了后來,蘇羨君卻發現楊信巖越來越不像霸王,反而像個俗人,對戲里戲外分得很清楚,一種落差感逐漸產生。 “至于第三個階段,就是蘇羨君在心中與楊信巖的決裂。 “他發現楊信巖只是個俗人,并非自己所期待的那個霸王,所以最后才說,以后就只唱戲,等于是在說,兩人的關系變成了純粹的演員合作的關系…… “至于楊信巖,他肯定也有所察覺,但他注定不可能變成跟蘇羨君一樣的戲癡。他把戲里戲外分得很清楚,在戲里他是霸王,但在戲外他就只想做個俗人。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兩個人最后才矛盾激化、難以收拾。 “東夷賊寇進城,此情此景恰似霸王別姬的最后關頭,可楊信巖這個霸王卻很快地屈服了,蘇羨君卻要像戲中一樣,完成大義……” 楚歌本來就思維敏捷,這個記憶碎片中的內容又很清晰,所以很快就分析出了這些內容。 “那這樣一來,豈不是證明了楊信巖始終如一?很多玩家猜測的,楊信巖可能是被篡改的角色這一假設,似乎就不成立了啊。 “既然蘇羨君和楊信巖在副本中的表現基本符合人設,那么汪景輝是被篡改角色的可能性進一步提升了。 “嗯,再往后看。” 很快,試煉幻境的劇情再度推進。 又過了一段時間之后,汪景輝低頭走了進來,他的臉色慘白,左手小指上還裹著白布,隱約滲出血跡。 倆人一時有些相顧無言。 楚歌也不知道蘇羨君具體會說一些什么臺詞,只能自由發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