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很多事,若想得知真相,甚至都不必詢問當事人,使用萬能的排除法,就可以得到答案。 當然。 有當事人,顯然更好。 對于究竟是誰竟然引出了如此聲勢的問題,不只是風雷閣的這名斗皇,就連星隕閣的那兩名斗皇,包括其余六名斗皇,都是一清二楚的。 只不過,如今的稱呼倒不太正確。 應該說,這些斗宗,而不是斗皇。 因此,對于四閣的閣主來講,也就不存在是否爭奪的問題了,更不存在將陸淵扼殺于搖籃之中的可能性。 說句難聽點的話,誰敢出手,雷尊者就敢把責任推到誰的身上,到了那時,面對一位發瘋的八轉斗尊,尤其還是在斗尊中比較感情用事的女性斗尊,滅閣都是最輕的下場了。 機緣再好,也要有命去拿。 更何況,雷尊者又不是瞎子。 上面所說的推卸責任,只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果,就算把責任推卸成功了,風雷閣在玄衣尊者的眼里,也失去信譽度了,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因此,不到是不得已的時候,雷尊者是不會采取這種兩敗俱傷的辦法的,該維護陸淵還是會維護。 既然如此。 也就沒什么爭奪的必要了。 黃泉尊者和劍尊者,最終,都意興闌珊的點點頭,隨后,帶著各自門下的弟子,乘坐各種飛行魔獸,離開了天目山脈,向各自駐扎的地點飛去。 之前提到過。 天目山買周圍有很多城市。 像星隕閣和風雷閣這種,兩個死對頭卻還偏偏選定了同一個駐扎地點,是極其罕見的事。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 主要還是在于距離上的問題…… 四閣的總部,距離天目山脈都很遠。 確切的說,但凡天目山脈距離四閣的總部比較近,恐怕,早就被四閣之一開發殆盡了。 四閣的運轉也是需要資源的。 而這么多的資源需求量,顯然不可能全靠外部采購來維持,滿足一定程度上的自給自足是很有必要的,而且,這也能有效防止在兩閣交戰時,其他勢力落井下石,掐斷物資供應,造成非戰之罪。 當然。 也只是一定程度上的自給自足。 每個勢力都有自己擅長的方面和不擅長的方面。 哪怕是八大古族,也一樣。 就像藥族擅長煉藥。 而魂族擅長靈魂秘術。 古族則擅長陣法與火系斗技。 石族則擅長橫練功法。 四閣顯然也有各方面的缺點。 但是,也不一定需要完全彌補。 成為一名六邊形戰士,自然是每個勢力的希望,但是,也并不是說,不成為一名六邊形戰士,就要處處受制于人,在這個修煉界混不下去了。 最鮮明的對比就是云嵐宗和四閣。 論巔峰狀態下的體積,有云破天在時的云嵐宗,并不弱于四閣,或許距離星隕閣還有很大的差距,距離萬劍閣和風雷閣也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和黃泉閣掰掰腕子,還是能做到的。 但是,為什么四閣能在中州站穩腳跟而云嵐宗不能? 或許有被打壓的情節故事。 不過,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云嵐宗的宗門記載中也沒寫這方面。 所以,陸淵也就只能從客觀因素方面加以分析,而分析之后得到的結果,自然也很現實——底蘊不足! 星隕閣有大量煉藥師。 萬劍閣的劍意名不虛傳。 雖然能不能領悟劍意,很大程度上要看個人的天賦,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萬劍閣確實掌握一條能讓門下弟子穩定成為斗尊的道路。 而且,一但成為斗尊,并且,領悟了劍意,就算放在斗尊的境界里,都算是實力頂尖的那一批人。 就比如說四閣的四名閣主。 也就是四名斗尊。 如果是生死之戰,實力排名第一的人必定是風尊者,而實力排名第二的人,卻并不是三星斗尊的雷尊者和黃泉尊者,而是二星斗尊的劍尊者,即便劍尊者本人迄今為止也沒領悟完全體劍意,就是多少有點感悟,頂多是個半成品。 第三第四,才是雷尊者和黃泉尊者。 具體是誰,就要看當時情況了。 總之,如果劍尊者愿意,除了高他三個小境界的風尊者,余下的兩名斗尊,他是可以穩定一換一的。 但是,雷尊者卻做不到一換一。 而黃泉尊者卻也做不到一換一。 這就是生死之戰的區別。 而風雷閣,則掌握秘術。 三千雷幻身,屬于極速之法。 雖說比較刮痧,尤其是面對強者,一個斗氣威壓,就能壓的風雷閣弟子無法運用斗氣,就像云山震懾蕭炎的那種威壓一樣,基本沒啥作用,但是,在同境界中,可以說是占盡了優勢。 黃泉閣也有特殊的秘法。 不過,比較偏向魔道。 是屬于那種以傷換命的類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