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在這些部落頭人暗暗想著自己是不是也站出來向著達延汗表態爭一爭這先鋒的人選的時候,就見坐在那里的達延汗忽然之間開口道:“達魯爾花,就由你率領你部的人馬為先鋒,先行南下配合安化王迎戰李桓。” 說著達延汗看著達魯爾花道:“達魯爾花,本汗點你為先鋒,希望你能夠為我草原上的兒郎開一個好局,莫要讓本汗還有大家失望才是。” 達魯爾花哈哈大笑,先是得意的看了博特爾特一眼,然后神色一正向著達延汗躬身一禮道:“汗王盡管放心便是,我蘇德爾部落的勇士一定不會讓汗王您失望的,區區李桓,手到擒來,定取了其項上人頭,獻于汗王。” 達延汗微微點了點頭,看向鄭平道:“鄭先生,就有勞你隨同達魯爾花一同南下,本汗會隨后率領大軍越過三邊關卡,南下中原相助安化王。” 鄭平聞言臉上露出幾分喜色,沖著達延汗一禮道:“鄭某代我家王爺,拜謝汗王,若有汗王相助,我家王爺必然可以占據陜甘寧等地,到那時我家王爺定然不會忘記達延汗還有韃靼部的相助之情。” 武寧堡距離析都城差不多有數十里,是直面武寧堡的一處邊鎮軍堡。 這次韃靼人大軍集結于析都城,武寧堡可以說是首當其沖,身為三邊總督的楊一清早已經接到了朝廷的命令,嚴防三邊之地,隨時迎接韃靼人南下。 楊一清坐鎮三邊多年,比任何人都清楚三邊每一處軍陣,每一處堡壘的意義,而武寧堡可以說是寧夏邊鎮一處極為重要的軍堡,其重要性可入前三之列。 因此在這武寧堡,除了武寧堡原本的五百軍卒,楊一清又增派了一千精銳人馬,使得武寧堡的兵馬數量達到了一千五百人之多。 不是楊一清不愿意增調更多的兵馬入駐武寧堡,不說楊一清要防御的軍堡實在太多,根本就不可能讓他集中力量防守一處。 畢竟主動權在韃靼人手中,陜甘寧三邊之地,大大小小的軍堡不下百余,可以說每一處軍堡都要安排兵馬防守。 楊一清能夠將武寧堡的防守人馬增加到一千五百人,那已經是相當的不容易了,畢竟單單是直面析都城的軍堡就有不下十幾個之多,也就是說楊一清縱然是增加了武寧堡的人馬數量,韃靼人也可以隨時改換攻擊的對象。 隨著雙方的哨探相互接觸,大量的精銳哨探死在暗中的交鋒當中,雙方之人都能夠感受到一場大戰即將到來,真的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嗚嗚嗚 蒼涼的號角忽然之間響起,聲音傳遍四方,原本沉寂的武寧堡之中陡然傳出明軍將領的嘶吼聲:“韃靼人來了,韃靼人來了,迎戰,迎戰……” 伴隨著這嘶吼之聲,就見一道道的身影沖出,正是武寧堡的守軍將士。 坐鎮武寧堡的赫然是一位游擊將軍,那一千人馬正是由游擊將軍陳正所帶領而來。 做為武寧堡守將,陳正早就防備著韃靼人的攻擊,所以在陳正到來之后,直接將麾下的哨探全部灑了出去,并且還派出幾個小隊人馬在武寧堡外十里之內修建了幾處臨時的屯堡,每一處屯堡人數不多,只有三五名精銳士卒,這些屯堡的用處不是抵擋韃靼人,而是為了在韃靼人發起進攻的時候能夠先一步點燃狼煙示警,讓武寧堡有一個反應的時間。 就在不久之前,幾股狼煙升騰而起,立刻便驚動了武寧堡的守軍,不單單是武寧堡,距離武寧堡不遠的其他幾處明軍堡壘也一樣被那狼煙所驚動。 站在軍堡的高墻之上,陳正一身甲胄遠遠的看著正宛如一股洪流席卷而來的韃靼人。 這一支韃靼人兵馬不用說,自然是領了先鋒之責的蘇德爾部落的兵馬。 蘇德爾部落此番可是下了血本,幾乎是將整個部落的青壯征召一空,愣是湊出了六千兵馬出來。 這對于一個只有兩三萬人口的部落而言,真的是掏空了部落的青壯,可以說如今的蘇德爾部落在草原之上剩下的就是一群老弱婦孺之類。 一旦蘇德爾部落損失慘重的話,怕是要不了許久,蘇德爾部落就將消失在大草原之上。 陳正看著那宛如洪流一般席卷而來的韃靼人,神色之間滿水凝重之色沖著身邊的副將道:“可曾派人傳訊于總督大人,韃靼人進攻了。” 那副將聞言正色道:“將軍放心,末將已經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將消息傳于總督大人。” 陳正松了一口氣,微微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抹厲色道:“好,看來這次韃靼人是選擇要以咱們武寧堡為突破口南下了啊,既然如此,告訴兄弟們,此戰唯死而已!” 武寧堡雖然說有一千多守軍,仗著軍堡倒是能夠抵擋一陣,可是那也要看是什么情況。 如果說是平常韃靼人南下打草谷的話,沒有哪個部落愿意承受死傷數百上千人的代價來沖擊一座軍堡。 但是如今可不是什么草原上的小部落南下打草谷,而是匯聚了韃靼人十萬余兵馬強攻大明的局勢。 這種情況下韃靼人既然已經選擇了武寧堡,那么武寧堡的下場便已經注定了要被攻破。 不是陳正小覷了自家的實力,實在是雙方的實力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面,至少數萬韃靼人攻擊以武寧堡為核心的幾處堡壘,那么武寧堡等幾處堡壘陷落不過是早晚的事情罷了。 畢竟武寧堡下屬的還有幾處關口,那幾處關口雖然說位置沒有武寧堡險要,可是一旦被攻破,也一樣會有韃靼人涌入,無非就是道路崎嶇難行,不適合大軍穿行罷了。 然而不適合大軍穿行并不意味著就不適合小部分人馬通過啊。 所以說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武寧堡連同附屬的幾處關口能夠堅持兩三日便已經是極限了。 甚至如果有關口第一日被攻破的話,大量的韃靼人進入關中,武寧堡也堅持不了許久。 這種情況下,身為守衛武寧堡的守將,在確定了韃靼人的進攻目標之后,要么是選擇舍棄關口逃走,要么就只能死戰到底,根本就沒有其他的可能。 副將看了陳正一眼道:“將軍……” 似乎是能夠猜到副將想要說什么,陳正擺了擺手道:“李副將,什么都不要說了,本將軍身負國恩,身為武寧堡守將,理當誓死以報國恩。” 李副將深吸一口氣沖著陳正一禮道:“末將帶人去守爛瓦口,那里必然會成為韃靼人進攻的重點。” 陳正點了點頭,不再理會帶人遠去的李副將,而是在親兵的簇擁之下握緊了手中大刀,站在堡壘之上,看著越來越近的韃靼人,忽然之間怒喝一聲道:“殺!” “殺!” 大明正德四年三月十九日,韃靼人以蘇德爾部為先鋒,六千韃靼人強攻武寧堡,游擊將軍陳正率領守關將士死戰不退,第二日爛瓦口被攻破,韃靼人涌入武寧堡,一千五百余守關將士死戰。 此戰蘇德爾部落死傷兩千余人,蘇德爾部頭人達魯爾花怒急下令血屠武寧堡。 游擊將軍陳正身死,一千五百余將士死傷殆盡,堡中數百沒有來得及逃離的百姓慘遭屠戮,僅有數十人拼死殺出,武寧堡告破,韃靼大軍自武寧堡入關,宛如洪流殺入寧夏一地。 雖然已經進入了春季,然而邊地依然寒風烈烈,刮在臉上如刀子一般。 一隊兵馬正以極快的速度奔馳在大地之上,上書威武大將軍的李字大旗迎風烈烈招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