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51比56,上半場距離結束還有34秒。 棕熊隊領先油踵隊已經達到5分。 主場優勢就是如此有效。 即便勞森早在4分鐘之前就已經回到場上,但艾靈頓和丹尼·格林都已經被換到場下休息,還有漢斯布魯也因為犯規困擾,只能在場下待命。 不過,眼下球權在油踵隊手中。 油踵隊從底線發球,完全有機會耗完上半場剩下這34秒。 如果油踵隊能耗完時間,并且打進上半場最后一球,那么分差將縮小到3分以內。 而下半場開始,又要進行跳球。 一般情況下是不用跳球的,上半場跳球失利的一方,下半場自動獲得球權。 可是這場比賽,上半場出現過三次爭球情況,棕熊隊獲得了兩次球權,也就是說兩隊上半場兩隊的球權平衡。 那么,為了公平起見,下半場開始之前,將以跳球的方式重新決定球權歸屬。 否則,棕熊隊下半場直接獲得球權,油踵隊上半場跳球白跳了。 如果是油踵隊獲得球權,那也挺離譜的。上半場下半場第一攻是同一個球隊,這是把另一個球隊不當人對待嗎? 好了,科普到此為止。 下半場將重新跳球,那么問題又來了。 因為油踵隊內線高大,獲得球權的幾率,遠遠高于棕熊隊。 一旦油踵隊下半場成功跳得球權,又能將進攻打成,那么分差就會在1分以內,徹底將棕熊隊上半場的努力化為烏有。 這種場面是棕熊隊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上半場這最后34秒,就極其關鍵。 盧易主動去防勞森,爭取完成一次搶斷。 如果能成功搶斷,將有望將分差夸大到7分以上。 下半場棕熊隊將持續保持優勢,再借助主場優勢,贏下決賽的幾率就會變得非常大。 也是因為弗雷澤在艾靈頓下去后改打2號位,科里森個頭防弗雷澤不算太吃虧,所以盧易跟科里森互換盯防球員,一點問題也沒有。 盧易很快就出現在了勞森面前,勞森的運球很穩,速度也很快。 不過盧易的搶斷惡名在外,勞森遇到盧易,只能變節奏加速急停,再找機會變向,不給盧易靠近的機會。 在盧易的逼迫下,勞森在后場浪費了一些時間,差不多花了7秒才將球運過半場。 可到了前場之后,盧易依舊近距離緊跟著,給足了防守壓力。 勞森不敢停球,只能不斷移動壓時間。 就在比賽時間還剩10秒掉時候,盧易突然行動。 勞森值得胯下拉回,再將球立刻傳出去。 盧易沒截到球,弗雷澤接球后往籃下突,但被索羅斯攔了一下,科里森又很快包夾過來。 弗雷澤慌亂中傳球給小前鋒迪昂·湯普森,后者沒準備,一下子沒拿穩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