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白鶴軒眨了眨眼,很快反應了過來顧念應該不了解白石,然后雙腿著地,帶著椅子往前移了些,開始給她解釋:“你上次從你爸那拿來的那本畫冊,就是白石的作品,他被稱為是國畫的封山之人。” 國畫流傳到現在,能夠成為大師的人都少之又少,大多數都只是借著世家的便利,在國畫圈子里擁有一席之地,技巧學的很多,可以評鑒的人也有不少,但是真正能畫的人卻不多。 于是復古評鑒風潮興起,所有人都轉向了研究古代名家的作品,而當代的國畫著作已經少之又少了。 很長一段時間,圈子里都心照不宣的覺得,也許國畫就要式微了。 白石就是在這個時候橫空出世的。 他的第一副作品,是《醉空山》。 在一次國畫名家的交流會上,剛入協會的一位年輕學者蘇越帶來了一幅畫作,作者名不見經傳。 這種交流會,其實也就是各自拿出珍藏,一是相互評鑒,二則是顯示在協會內地位的高低,收藏畫作更多的,或者是和當代名家有一定關系往來的,在國畫界擁有了一席之地,在協會內的地位也會水漲船高。 只是剛開始,所有人都沒把蘇越真的放進眼里,剛入會的年輕人,自然不會有多少藏品,在人際關系上也還差得遠,直到后來,在交流會開始之后,蘇越當著所有人的面展示了這幅作品,一舉成名。 蘇越憑借《醉空山》在國畫界站穩了腳跟,也把白石的名字帶到了所有人眼前。 沒有年齡,沒有性別,沒有任何具體的資料,但是這個名字卻實實在在的立于國畫協會,扎穩了根。 只是那些專家學者們都達成了共識,白石是一位至少已經五十歲的大師。 因為白石的畫作筆風酋勁,大開大合,每一筆濃淡渲染都恰到好處,用的技巧十分隨意但是卻能夠看出作畫之人的得心應手,隨著畫中視角的高低起伏,便能夠稍稍窺見白石心底的千秋,畫境即心境,沒有半百歲月,是畫不出來的。 白鶴軒的指節在桌上敲了敲:“后來啊,白石每半年才出一幅畫,但是每一幅都是精品,在藝術界,我還從來沒見過哪位活人能比得過死人的,白石是第一個。” 藝術界的慣例,只有作者離世之后,他們的作品才會逐漸升值,但是白石的畫卻是在剛剛面世之時便已至天價,這些年更是不斷增值,他的畫作本就不多,因此也就更加珍貴了。 顧念抱著保溫杯,小口小口的喝著水,指尖慢慢摩挲著杯子。 “蘇越,是國畫界的泰山北斗,他人很年輕,資歷也年輕,但是卻穩坐京派的一階席位,就是因為白石的畫都是從他這里傳出來的。”白鶴軒難得遇到自己擅長的東西,恨不得把所有自己知道的都展示出來。 他看到顧念的神情沒有太多變化,于是給了顧念一個神秘的眼神:“其實我猜啊,白石大概是個化名。” 顧念抬眼看他,精致的眉眼中透著些警惕和意味深長,她握著杯子,看上去十分自然:“為什么?” 白鶴軒眨了眨眼,然后十分來勁的說道:“你想啊,為什么只有蘇越能拿得到白石的作品?這說明什么?” 顧念的目光淡了下來,盯著白鶴軒,緩緩開口:“說明什么?” 白鶴軒一臉“你這都不知道”的表情,一拍大腿說道:“說明其實蘇越是白石的兒子啊!” 顧念:“.......” “你看啊,當年蘇越剛去的時候好像是20出頭,白石是五十歲左右,年齡剛剛好。”白鶴軒越說越覺得可信,他捂住了嘴,覺得自己發現了一個驚天大秘密,“不然為什么白石的畫只交給蘇越處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