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周的時間在匆忙中快速流逝而去。 顧黎陽提出來以舊換新對策,但是也不是立馬實施的。 以舊換新這可是龍國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活動,一旦活動開始,肯定會引爆龍國的。 不止是是顧黎陽這樣想,鄧高祥他們也是相同的想法。 有便宜不撿是傻瓜嗎? 廢舊的電動車放著也沒用,還能換一輛全新的、市面上最好龍興電動車。 肯定是會響應以舊換新的這個活動的。 一周的時間內,龍興科技的生產線增設到二十條。 全力運轉下,每天可以生產將近一萬輛電動車。 加上龍興科技收購的一些小廠,每天至少可以供貨三萬輛,滿足市場足夠了。 不過為了‘以舊換新’的活動,龍興科技的生產車間是兩班倒制度。 除了防止機器過載的時間外,全力生產龍興電動車。 有備無患總比產量不足好。 而且回收再利用生產線每天可以處理出200噸的各種原材料,完全可以供應的過來。 一周的時間內,顧黎陽并沒有因為問題得到解決,持續穩定的向外面供貨。 營造出一種龍興科技供應不足的假象。 用顧黎陽原話來說,就是:“竟然對方那么想搞死我們,我們總不能不讓人家開心一下吧?” “到時候以舊換新活動一出,強烈反差下,不氣死他去?” 之后除了每天來公司看下公司情況外,顧黎陽剩余時間都是回家,呆在自己的房間內。 他要將人工智能的代碼敲出來。 不過就算顧黎陽熟悉人工智能的所有代碼,也要先將人工智能運行環境框架給敲出來。 這是一個龐大工作,幾萬行代碼等著他,還只是運行環境的。 如果再加上其他的,以及人工智能的,至少十幾萬行代碼。 到時候人工智能一出,顧黎陽要讓龍興科技的名字響徹全國。 有人工智能,在網絡上還有誰能比它牛逼? 除非出現第二個人工智能! 不過這顯然不可能的。 ...... 寧德時代,曾敏的辦公室內。 秘書正在向他匯報工作。 “一周時間,隨著龍興科技供貨商終止合作后,龍興科技從每日供貨五千輛,跌至每日供貨一千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