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鼓聲越發的急切,崔鶯鶯的唱腔也是越發的激昂。不懂《牡丹園》底蘊,不懂唱腔的侵略者們卻也聽的入了神。” “而就在侵略者們入神之時,崔大家早已經安排好的人,卻已在戲樓外澆上了火油,悄悄點燃了戲院。” “而舞臺上戲還在演著,崔大家還在唱著,觀眾們也入神著。而直到敵人發覺的時候,園外早已是火光熊熊,院子內所有的門卻都被堵得嚴嚴實實。” “侵略者們逃不掉了,戲臺上的崔大家……也是一樣。” “可就在侵略者們已經亂成一片的時候,戲園子內的戲音卻一直未落。根據當時目擊者的說法是,直到最后樓塌了,似乎里面還有這嘶啞的戲音隱隱傳來。” “而這只因為祖宗的規矩定了,戲一旦開鑼,便有八方來聽。一方為人,三方為鬼,四方為神。因而即使臺下無人,戲一旦開鑼也必須唱完。” “而身為昆劇最后的正統傳人崔大家,自然也不會忘。” “后來,那日日笙歌的戲臺便塌了。” “后來,那身為百戲之祖的昆劇班子,絕跡了。” "后來,那一曲也就變成了絕唱。" “……” 說到這里,沈飛白的音調也有些變了。 而彈幕之中,也是一片寧靜。 聽完這個故事,大家紛紛想到了那首歌。 原來《赤伶》,是熊熊火海之中的水袖翩躚嗎,所以才叫“赤伶”。 原來歌詞中的“位卑未敢忘憂國,哪怕無人知我”,是說那身為下九流的戲子們,卻做出來這等大事的意思嗎? 知道了這個故事,再去想整首歌的時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