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陸晚晚嘟起紅唇,很不滿意。 靳可竹安慰著。 你就別說了,我也考了130分,還比你差了兩分。” “你是第2名,也很不錯了!” 這一回的考試,靳可竹和聶心語的考試成績都十分不錯。 陸晚晚以132分,屈居在葉秋之下,取得第2名的好成績。 靳可竹僅僅以三分之差,是第三名。 第四名的龍志飛考了121分。 除了前三名,后面的成績有些斷層。 但很大程度是因為這次的考試試卷比較的難。 陳敏拿著話筒走向講臺。 “各位,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就要決出各科參加奧賽的人選了。” “在此期間,我相信各位的心情一定是緊張而又刺激的,今天我們史無前例的把數(shù)學、物理、生物、化學、信息學五科頂尖學子全部齊聚一堂,就是召開一次評比大會。” “主講人是葉秋。” 之前的考試,就是考試完畢之后,各科學子回到教室里面評比試卷。 主講人就是各科的老師和隊長。 但是這一次的評比大會規(guī)則完全改變了。 五科頂尖學子齊聚一堂,全部科目的講評人就是葉秋。 方式也略微地發(fā)生了變化。 不是通篇的講解試卷,而是把試卷投放在投影儀上面。 各科學子針對疑難問題,進行提問。 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大家頭腦風暴,又可以極大地節(jié)約時間。 更關鍵的是。 陳敏想要借此機會鍛煉葉秋。 誠然。 五根手指都有長有短。 在這些學子當中,陳敏最佳偏愛的就是葉秋了。 不光是因為葉秋破解了冰雹難題,在數(shù)學上面擁有極高的天賦。 更重要的是。 他有一種預感,葉秋以后的成就絕對不止是破解猜想。 葉秋是一塊打磨八分的玉石,以后必定更加的閃閃發(fā)光。 對對上臺講解,葉秋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經(jīng)歷了。 他早就已經(jīng)見怪不怪了。 葉秋拿著話筒,邁著矯健的步伐走向臺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