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零八章 司馬懿-《三國之江山美人》


    第(2/3)頁

    當時,司馬懿屯兵渭南,魏將郭淮估計諸葛亮一定會爭奪北原,主張先去占領北原,但是很多人均不以為然。司馬懿認為郭淮說的很有道理,便讓其屯兵北原。不久,諸葛亮率大軍西行,諸將都認為諸葛亮想攻西圍。郭淮則認為諸葛亮不過是虛張聲勢要讓魏軍大舉回應,而他的目標是陽遂。夜里,蜀軍果然進攻陽遂,因城中早有防備,諸葛亮沒能成功。

    八月,司馬懿以“堅壁拒守,以逸待勞”的指示,與諸葛亮相持百余日。諸葛亮數次挑戰,司馬懿均堅壁不出,以待其變。諸葛亮便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婦人的服裝,欲激司馬懿出戰,司馬懿仍不出戰。為平息部屬不滿情緒,司馬懿故意裝作被激怒,上表請戰。曹叡不許,并派骨鯁之臣辛毗杖節來做司馬懿的軍師,以節制他的行動。諸葛亮一來挑戰,司馬懿就要帶兵出擊,辛毗杖節立于軍門,司馬懿便不出兵。蜀將姜維就對諸葛亮說:“辛毗杖節而至,司馬懿不會出戰了。”諸葛亮則說:“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于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茍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于是便分兵屯田,做長久屯駐之準備。司馬懿的三弟司馬孚也來信問前線軍情,司馬懿回信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不久,諸葛亮遣使求戰,司馬懿不談軍事,問使者:“諸葛公起居飲食如何,一頓能吃多少米?”使者說:“三四升。”然后對問政事,使者說:“打二十軍棍以上的處罰,都是諸葛公自己閱批。”經過一番不經意的詢問,司馬懿對人說:“諸葛亮將要死了。”果然,諸葛亮于當月病故于五丈原軍中。蜀將秘不發喪,整軍后退。當地百姓跑來報告,司馬懿派兵追擊,蜀將楊儀返旗鳴鼓,做出回擊的樣子,司馬懿以‘窮寇莫追’收軍退回。當時有人傳:“死諸葛走生仲達”,司馬懿聽到笑說:“這是因為我長于預測活人的事,不長于預測人的生死啊。”次日,司馬懿到諸葛亮營壘巡視,并贊諸葛亮“天下奇才也”。

    諸葛亮病故后,歷時七年的諸葛亮北伐至此結束。司馬懿想乘機攻蜀,結果魏明帝未準,只得作罷。

    此后,司馬懿亦累立功勛,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是魏滅燕之戰!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時,公孫度據有遼東。這個割據勢力對曹魏一直時叛時降,保持著半獨立的地位。公孫淵繼為遼東太守后,對魏更加不遜。魏明帝震怒,派荊州刺史毌丘儉出任幽州刺史,時遼水大漲,毌丘儉不利而還。毌丘儉討伐受阻,使公孫淵更加得意。景初元年(公元237年),原魏遼東太守公孫淵背叛魏國,自立為燕王,置列百官,定都襄平。公孫淵遣使南通孫權,封拜邊民,誘呼鮮卑,侵擾北方。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正月,司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騎四萬,從京師出發,經孤竹,越碣石,六月,進至遼水。公孫淵急令大將軍卑衍、楊祚等人率步騎數萬,依遼水圍塹二十余里,堅壁高壘,阻擊魏軍。司馬懿采用聲東擊西之計,先在南線多張旗幟,佯攻圍塹,吸引敵軍主力,而以主力隱蔽渡過遼水,逼進敵軍的襄平本營,部將不解問其原因。司馬懿說:“敵人堅營高壘,就是想讓我們兵疲糧盡,若攻城,正中其計。古人曰,敵雖高壘,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現在他們大軍在此,老巢卻空。我直指襄平,敵軍必懼,懼而求戰,破之必矣”。接著整頓陣列前進,敵軍果然出來截擊。司馬懿對諸將說:“我之所以不攻其營,正是要等現在的局面。”于是指揮魏軍痛擊,三戰皆捷,遂乘勝進圍襄平。

    當初公孫淵聞魏軍來攻,求救于孫權,孫權也出兵為其聲援,并給公孫淵寫信:“司馬懿善用兵所向無前,深深為賢弟感到擔憂啊。”適逢連降大雨,遼水暴漲,平地數尺,魏軍恐懼,諸將思欲遷營。司馬懿下令有敢言遷營者斬,都督令史張靜違令被斬,軍心始安。

    兩軍相持月余,雨停,水漸退去。魏軍完成對襄平的包圍,晝夜強攻。城內糧盡,死者甚多,公孫淵部將楊祚等降。八月,公孫淵派相國王建、御史大夫柳甫請求解圍,司馬懿斬殺使者,發布檄文嚴責。公孫淵又派侍中衛演來請求定日期送人質,司馬懿拒絕人質。公孫淵欲從城南突圍,司馬懿縱兵擊破其軍,公孫淵戰死在梁水邊上。入城后,司馬懿下令屠殺十五歲以上男子七千多人,收集尸體,筑造京觀。而后他又把公孫淵所任公卿以下一律斬首,殺死將軍畢盛等二千多人,收編百姓四萬戶,曹魏數十年來遼東問題終于徹底解決。

    自魏文帝曹丕開始,司馬懿雖然逐漸被委以重任,然而曹魏宗室之人甚至是曹丕、曹叡實際上對其也很是提防;尤其是魏明帝曹叡去世之后,掌權的曹氏親貴曹爽任用何晏、鄧飏、丁謐等人,依仗手中的兵權專擅朝政,屢改制度。司馬懿屢遭曹爽及其朋黨排擠,遂偽裝生病,不問政事。

    正始九年(公元248年)三月,黃門張當把內庭才人石英等十一人送給曹爽,曹爽、何晏乘機與張當勾結,謀危社稷。曹爽及其同黨也擔心是司馬懿裝病。同年冬,河南尹李勝要到荊州任刺史,行前去拜望他。司馬懿假裝病重,李勝出來后對曹爽說:“司馬懿已像尸體一樣,臥床不起,只有殘余之氣,形神已經分離,不值得憂慮了。”以后又說:“太傅不能康復,令人憂傷。”自此曹爽等人對司馬懿的提防之心開始松懈。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離開洛陽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將軍曹爽、中領軍曹羲、武衛將軍曹訓均從行。司馬懿乘機控制住洛陽,而后上奏郭太后,請廢曹爽兄弟,并親自率太尉蔣濟等駐扎在洛水浮橋,派人上奏章給皇帝陳述曹爽之罪。

    曹爽聞訊之后大驚,將奏章扣住,把曹芳留在伊水之南,征發屯兵數千人以自守。桓范勸曹爽挾持皇帝到許昌去,發文書征調天下兵馬勤王。曹爽心生疑惑,不從其計,反而夜遣侍中許允、尚書陳泰去見司馬懿,探聽動靜。司馬懿乘機數說曹爽的過失,讓他早來服罪。接著又派曹爽的親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對他說,朝廷只是免他的官職,并以洛水為誓。同時,他還讓蔣濟寫信給曹爽,稱自己只是想將他們免官,勸告他盡早交出權力投降,可以保他們爵位富貴。曹爽欲信其言,桓范等人竭力諫阻,從晚上一直勸到第二天黎明;然而此時曹爽心神已亂,六神無主,根本就聽不進去,最后自請免職,隨曹芳回京。

    曹爽兄弟一回府,即被司馬懿派兵包圍。司馬懿違背諾言,以謀反的罪名殺曹爽及其黨羽何晏、丁謐、鄧飏、畢軌、李勝、桓范等,并滅三族;但對曹爽門下的二流人物,司馬懿予以了特別寬大的處理,如魯芝,辛敞,王沈等人,后來還有人成為晉朝新貴。

    高平陵之變后,魏國軍政大權盡歸司馬氏。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八月戊寅,司馬懿在洛陽去世,享年七十三歲,自此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

    對于司馬懿其人,雷云雖然不敢說了解的十分透徹,然而根據他以前所知悉的一些相關信息以及神機衛、內衛所搜集到的情報,他對此人基本上已經有了一個很深刻的認識……

    事實上,在剛剛入主許昌的時候,雷云便想到了司馬懿這個人,但是他深知此人陰狠詭詐,城府極深,是一個才智不在曹操之下的人物,因此在如何來對待這個人的事情上他也十分謹慎,既不主動征召,又不放其與族人歸鄉,直接將他晾在一邊……

    直到其主動登門示以忠誠,他才任命其為王室主簿,將其放在了身邊聽用。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宁市| 桐乡市| 疏附县| 沾化县| 荣成市| 光山县| 建德市| 新平| 天等县| 十堰市| 上高县| 彭水| 苍溪县| 尉氏县| 左云县| 奉新县| 禄劝| 新民市| 麻江县| 含山县| 青龙| 舞钢市| 云梦县| 静宁县| 武陟县| 双桥区| 手机| 寿宁县| 永德县| 塘沽区| 简阳市| 秦安县| 自治县| 梁河县| 军事| 盐城市| 金门县| 繁昌县| 霍山县| 巩留县| 东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