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民族融合-《逆襲從上元開始》
第(1/3)頁
想了一會兒,張文瓘才開口道:“首先是春秋時期吧,隨著各國進行了長期的爭霸戰爭,使得“四夷”和中原產生了大規模的融合現象。秦國不斷和西戎斗爭,吞并了大量的戎族國家;晉國不斷進攻北狄;齊國吞并了萊國等東夷國家。而在南方,楚國、吳國、越國大量吸收了中原文化,也不斷融入了中原體系。”
說完,張文瓘還忍不住思忖一下自己說的對不對。沒辦法,“中原”這個概念,實在是有點大,往上追溯,甚至能追溯到炎黃時期。而“中原”究竟在哪,也不好說。單單儒學一項,是不足以給“中原”定義的。
張文瓘搶了郝處俊的發言,并且講完以后就開始檢查,所以郝處俊很自然的接著說:“要接著說中原,就不得不說我漢族了。漢武帝時期,大漢接連征服了南越、東越、西南夷,占領了河西走廊。
這個時候,百越民族和羌族進一步融合了進了中原。直到此時,漢族才誕生了。
自漢朝以來,關于是否漢族血統的爭論,一直在持續。但就老夫看來,不過是一些想要強調自己衣冠正統的家伙,借以提升自己的地位罷了。真要論起來,事實上漢族也是融合以后才誕生的。”
說到漢族了,張文瓘就不再思索自己的話說得對不對,趕緊接著說:“自漢族誕生以后,中原幾乎就跟漢族綁到了一起。魏晉時期,北方的匈奴、鮮卑、羯、羌、氐等游牧開始大規模進入了中原地區。
而西晉末期,這些少數民族發動了“永嘉之亂”,導致西晉滅亡。西晉滅亡后,產生了兩個重要民族融合趨勢,一是晉室南遷,衣冠南渡。大量的漢族遷徙到了東南地區,加速了和百越民族的融合。二是北方游牧民族遷入北方地區。他們不斷吸收漢族的文化習俗,開始漢化。”
郝處俊點點頭,才要說話,卻突然打住,忍不住怒視張文瓘。剛他還疑惑為什么這老家伙要搶著說,直到自己組織好了語言,才發現最難的一個地方,成了自己的。
雖然被坑了,但郝處俊還是清清嗓子,說:“東晉時期,北方出現了“十六國”的戰亂,但是也有許多民族在學習漢族的文化,例如前秦確立了以儒治國的理念。
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拓跋氏統一了十六國,建立了“北魏”,北魏的胡太后和孝文帝大力推行了全面的漢化政策,使得鮮卑族和進入中原的其他民族逐漸融入了漢族。北魏之后,進入中原的少數民族基本漢化。
而從南北朝時期到現在,還沒有聽說有哪個民族大規模的融入中原的。”
說到“鮮卑族”的時候,郝處俊盡可能的組織出一些不犯禁的詞語來,生怕說錯話。
沒辦法,現如今是大唐,而大唐的皇族——李家,就有鮮卑族的血統。自高祖時期開始,關于皇族血統的議論,就開始了。例如五姓七家,例如江南家族,山東望門,都覺得皇族血統不純,對于皇家的統治,很是抗拒。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库县|
金寨县|
冷水江市|
淮北市|
迭部县|
江油市|
宝鸡市|
宁陕县|
苍溪县|
乌审旗|
盐城市|
来凤县|
三明市|
常德市|
庄浪县|
略阳县|
苍南县|
郑州市|
宣恩县|
大理市|
化德县|
昌江|
基隆市|
民权县|
精河县|
上林县|
集安市|
洞头县|
密云县|
大名县|
阳信县|
南雄市|
武陟县|
泰来县|
榆中县|
长沙县|
三江|
揭阳市|
龙井市|
武夷山市|
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