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叫做明清的男子在書畫店里四下的看了看,張三在一旁陪同,心里當然是期望這個有錢人能買上一兩幅畫。 蚊子再小也是肉,對于錢,張三從來都是歡迎的。 然而明清看了這些畫,只贊嘆了一句:“想不到店主年紀不大,畫工竟如此精湛,佩服。” 顯然明清是懂畫的,看得出單論畫技張三確實不差,甚至還挺好,不過出身書香世家的明清,見過的名畫無數(shù),因此也只是夸獎一下畫工,沒有做出買畫的打算,直到明清看到那一幅劍客走向懸崖的畫卷。 停住了腳步,明清望著畫,一時間,竟然有些被震住的模樣。 “好畫,好氣勢,好氣魄!” 明清看了許久,忍不住評價。 張三在一旁暗念:廢話,能不好嗎,我畫了十年,就這一幅最好。 明清問道:“這畫,是店主畫的嗎?” 但不等張三回答,明清已經(jīng)回答道:“不好意思店主,明清冒犯了,這畫工,畫技細致之處,和之前所見過的畫一模一樣,又怎么會不是出自店主之手呢?只是縱觀這么多畫卷,唯獨此畫,大有神髓!因此疑問,見諒,見諒。” 張三含笑道:“單聽兄臺口吻,已知兄臺懂畫,怎會責怪,兄臺可是喜歡這幅畫嗎?” 明清看著畫卷,問:“喜歡···說實話,不僅僅是喜歡,而是大喜!店主此畫,可有名字?” “名字?” 這一下還真把張三問倒了,一直想著把畫賣了掙錢,張三哪里想過給畫起名字。 明清見張三遲疑,吃驚道:“難道無名?” 張三尷尬一笑,道:“畫于昨日,未曾起名。” “原來如此,我觀此畫,只覺得一股無畏之氣,撲面而來,敢問店主畫中意境,出自誰家典故?又或者是店主自身境遇?” 張三轉頭看畫,暗念:典故倒不是,境遇也不是,只是以休忘仇為藍本,一時興起畫的。 想起休忘仇。 張三嘆息一聲,說:“倒也沒什么典故,只是想起一位故人,心有所感,這才畫下。” 明清疑道:“故人?” 張三凝視著畫中背影,想起昨夜自己作畫時的心境,微帶哀意的說:“故人·····已死,昨晚也不知為何突然想起了他,只覺得有些羨慕。” 明清越加疑惑:“羨慕?” 張三神色逐漸平靜,說:“他令我羨慕,只因為,他讓我明白,原來有一種人,他在個世上,縱然清貧,艱難一生,可他生的清白,死的干凈。一身清白,一生干凈,想到此處心中就覺得有些羨慕。” 話出口,張三楞了一下。 什么情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