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最會征賦的沙元忠,征賦失敗了。 他在北撫村挨家挨戶磕頭的事情,不脛而走,數日之間傳遍了各州各縣。 不用問,這事情又是判官傳的。 對洪俊誠而言,殺了沙元忠,就等于承認他征賦失敗,磕頭的事情也算坐實了。 不殺沙元忠,其他各地知府繼續觀望,征賦的事情也遙遙無期。 更讓洪俊誠擔憂的事情發生了,他再次召集各地知府來神臨城,各地知府以各種借口推脫,居然抗旨不來。 所有知府都清楚,神君不講道理,來了神臨城便是死! 不來就把他們抓來! 洪俊誠派出黑衣衛,緝拿征賦不力的知府,結果派出去的黑衣衛全都死在了半途。 洪俊誠又派出欽差,督促各地征賦,欽差也死在了半途。 洪俊誠委任新知府上任,新任知府都死在了半路上。 洪俊誠感到很恐懼,有人正在割斷他和各州各縣的聯系。 這種舉動會讓很多人看清楚一個真相,神君不是無所不能的。 他可以是至高無上的神君,也可以什么都不是。 對于百姓而言,這個真相是難以接受的。 但對于各州知府來說,這個真相他們早就知曉,而且看的非常透徹。 革職,無妨,至少沒把命丟了。 判罪,無妨,各地知府現在都頂著罪名。 神君派人抓捕?也無妨,只要不征賦,判官就會護著他們。 有秦燕和洪振基的消息,徐志穹隨時掌握著洪俊誠的動向,再加上有神機眼,來抓捕各地知府的人都到不了轄地。 神君狠,所以各州知府不能去神臨城。 判官更狠,所以各州知府堅決不能征賦。 橫豎都是一條命,多耗一天是一天。 只要神君不出動軍隊,他們就一直耗著。 等神君出動軍隊,到時候是什么光景,各地知府沒法去想,也想不明白。 洪俊誠召集朝會,商議征賦的事情,可千乘國有規矩,正式場合不說正事。 這種事情怎么說? 各州各縣為什么抗賦? 是田賦收多了,還是神君做錯了? 不利于神君的話不要說,這在千乘國是最基本的常識。 眾臣且輕描澹寫提上兩句。 “偶有惡民作亂,神君不必掛懷。” “各州各縣,不盡職守,疏忽懈怠,應予以懲戒。” 眾人都按照套路說著套話,可還真有人不按套路來。 錄王洪振康諫言:“今各州各縣,都有抗賦之舉,神君應親率兵馬,親自前往州縣征賦,誅殺佞臣,鏟除暴民!” 洪振基微微眨了下眼睛。 在他印象中,早年的錄王不是這個樣子的,可能不算太聰明,也不至于蠢到這種地步。 被關了這么多年,看來真影響了錄王的心智。 現在各州各縣正在動搖神君的權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