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常德才在里屋照顧楊武,徐志穹在外屋收犄角。 役人,是判官在陰司履行過手續(xù),合法購買的鬼仆,因而無論在罰惡司還是陰司,都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矩,役人處決的罪囚, 要算在判官身上。 那么問題來了,役人沒有罪業(yè)之瞳,看不見罪囚的罪業(yè),如果殺錯了人該怎么辦? 就像這兩天,常德才和楊武一共殺了一百多儒生,這些儒生的罪業(yè)都到兩寸了嗎? 顯然不是,有四成的儒生罪業(yè)不到兩寸。 這筆賬該怎么處理? 處理的方法有兩個, 第一是瞞天過海,不作處理。畢竟是役人殺的,只要沒人追究,這事就能瞞過去。 可要有人追究,就麻煩了,鬼仆行兇,賬還得算在主人頭上。 另一種方法,是找是非議郎做個裁斷,指明這些人該殺,如果不殺,會害死更多人。 是非議郎的判決很是關鍵,大部分判官都不愿意去找是非議郎,一旦被判成枉殺,判官要受到嚴厲處罰。 徐志穹選了第二種,這群儒生四處行兇作惡,本來就該殺。再說了, 曹議郎這人,是能處的,好壞不論,起碼講個公道, 找他拿一紙赦書不難,一次就把事情處理到位,也省得日后提心吊膽。 徐志穹摘下了所有儒生的罪業(yè),分裝在兩個袋子里,又把之前收來的罪業(yè)一并拿上。 之前在京城殺了一眾儒生,前后一共一百四十三人。 北境幾場惡戰(zhàn),又殺了一百七十二個圖奴。 常德才和楊武殺了一眾儒生,能用的罪業(yè)一共七十一個。 從戰(zhàn)場上撿來的罪業(yè)共有兩百一十六根。 長度來不及一一測量,升到六品中,肯定是夠了,甚至升到六品上都有希望。 拿到罰惡司給娘子看看去! 等等! 徐志穹看了看一屋子的犄角,意識到了一個嚴重問題。 第一,這么多罪業(yè),他背不動,不止是重量問題,體積也太大。 第二,真把這么多罪業(yè)背上去了, 肯定會引起馮少卿的注意。 這廝在道門和自己過不去,在凡間他的身份特殊,也是徐志穹的敵人,只要被他發(fā)現(xiàn),他一定會搞事情。 換做以往,徐志穹還真就不怕他搞事情,但現(xiàn)在情況不一樣,常德才和楊武殺了四十多個罪業(yè)不到兩寸的儒生,如果馮少卿從中作梗,徐志穹大概率會為此受罰。 當然,徐志穹占理,逼急了可以鬧到賞善司,甚至鬧到冢宰府。 但沒必要這么做,最穩(wěn)妥的做法是帶一部分罪業(yè)上去,不引起馮靜安的注意。 帶多少合適呢? 背著麻袋太扎眼了,肯定不合適。 那就得看身上能裝多少。 徐志穹找了一件最寬大的棉衣穿在了身上,開始往里塞罪業(yè),塞到實在塞不下了,徐志穹去看了楊武一眼。 楊武睡得正熟,應該沒什么大礙,常德才一抬頭,驚呼一聲道:“主子,你這是怎地了?” 徐志穹搖頭道:“沒什么,吃胖了些,你們殺了一百多儒生,把他們殺服了嗎?” 常德才搖頭道:“奴家……咱家沒用,殺了這么多人,那群儒生也沒收斂,現(xiàn)在事情越鬧越大,據(jù)說他們還去太師府上鬧去了。” “哪位太師?嚴安清?” 常德才點點頭。 嚴安清是內(nèi)閣首輔,他們敢去內(nèi)閣首輔家里鬧? 公孫文也太沒分寸了。 他是狂妄了些,可終究不是個莽夫。 這事情不對呀,公孫文到底要作甚? 不行,先不想這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