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三章 封口-《掌燈判官》
第(1/3)頁
次日,戶部尚書上了奏章,懇請將朱雀修者收歸戶部。
皇帝看了奏章,沒做任何表示。
他在內心里并不贊同,他不想再為這些朱雀修者和郁顯國糾纏下去。
饑荒的事情他也見過,餓死人的事情他也聽過,他知道會有流民, 甚至會有流民變成暴民。
可這又如何?
流民任其自身自滅,變成暴民當即殺光。
至于百姓還會不會挨餓,這事對昭興帝來說實在沒有思考的價值。
餓殍千里能怎地?易子相食又如何?反正挨餓的那個人肯定不是他。
但這件事情他不能明確反對,否則饑荒的責任會算在他頭上。
他直接把奏章交給了內閣,沒有留下任何意見。
內閣首輔嚴安清接到奏章,與次輔舒景昌等一眾閣臣商議一番,當即擬詔, 同意戶部招募朱雀修者,并著吏部為朱雀修者擬定品秩和俸祿。
詔書擬好,交給司禮監,陳順才遞給皇帝,昭興帝批了四個字:慎行,復議。
這四個字表示皇帝對詔書不滿意,讓內閣慎重行事,再行商議。
具體哪里不滿意,到底要商議什么,昭興帝不說,讓內閣自己悟。
嚴安清當然明白皇帝的意思,但他沒打算順著皇帝的意思來,釀成饑荒這種罪過,他也不愿背鍋。
他把情況告訴給了戶部尚書秦俊霖,秦俊霖收到消息,立刻明白了內閣的意圖, 這是力挺他繼續上奏!
秦俊霖再上奏章, 這次不是一本奏章, 是連同左右侍郎、郎中、員外、主事、照磨、提舉……凡是戶部有品秩的戶部官員一共三十余人一并上奏。
昭興帝看到三十多本奏章, 勃然大怒。
“秦俊霖好大膽子!朝堂上的規矩都忘了!”
這么做確實不合規矩,所有的奏章說的都是同一件事,上奏的官員都來自戶部,一本奏章足矣,上了三十多本奏章明顯是向皇帝施壓。
可戶部的官員別無選擇,他們沒受強迫,都是主動上奏,只要把這本奏章遞上去,將來出了事情,就能把自己摘出去。
昭興帝命令陳順才將這些奏章全都送往內閣,內閣再度擬詔,同意收容朱雀修者,昭興帝還是四個字披紅:慎行,復議。
事情鬧大了,御史臺一眾御史,龍圖閣、天章閣、寶文閣各閣學士收到消息,紛紛上奏,說的還是同一件事,要求戶部收容朱雀修者。
堆在眼前的奏章有上百本, 昭興帝怒火中燒, 卻還無處宣泄, 且讓司禮監把奏章裝在筐里,抬去內閣。
內閣再度擬詔,昭興帝再度駁回。
兩日后,朝會。
戶部尚書當面陳奏:“秋收在即,懇請陛下準戶部收容朱雀修者,以保豐收。”
昭興帝隨口敷衍一句:“朕已知曉此事,待日后商議。”
戶部左侍郎陳奏;“陛下,今年因祈豐不利,收成比往年恐少去兩成,如不及時彌補,恐今年收成減半。”
昭興帝點頭道:“朕知曉了。”
戶部右侍郎再度陳奏:“懇請陛下準戶部收容朱雀修者,為各地農人選取收割良機。”
昭興帝不說話了。
吏部尚書也來陳奏,懇請昭興帝準許收容朱雀修者,他還為朱雀修者擬好了官職、品秩和俸祿。
昭興帝的臉頰開始不自覺的抽動。
各部官員紛紛陳奏。
兵部尚書表示收成不好,士兵沒有糧草。
工部尚書表示收成不好,百姓吃不飽肚子,就不能服徭役。
禮部尚書表示國君必須重視稼穡,否則違背祖制。
刑部尚書的理由最為驚艷。
本來這事和刑部無關,但這個時候,誰不說話,誰將來就是大宣的奸臣。
余杉他爹余光遠想出了一個絕佳的借口。
如果百姓食不果腹,搶掠盜竊之事當層出不窮,刑部的壓力很大!
在昭興帝看來,余光遠純屬強詞奪理,但人家話說的沒毛病。
在場的所有的官員全都遞上了奏陳。
他們知道昭興帝已經忍到了極限,可現在只要上奏諫言,將來出了事情,都有免責的理由。
三省六部官員奏陳完畢,接下來該輪到御史臺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阳县|
康平县|
喀喇沁旗|
洱源县|
墨竹工卡县|
兴城市|
五家渠市|
宁夏|
弥勒县|
望谟县|
奇台县|
东山县|
佛学|
马公市|
建阳市|
观塘区|
海盐县|
绿春县|
石柱|
德安县|
汉阴县|
海门市|
石泉县|
同德县|
东丰县|
昌吉市|
邯郸市|
项城市|
咸丰县|
鹤庆县|
隆子县|
和平区|
深水埗区|
龙胜|
云林县|
镇原县|
富平县|
普格县|
红河县|
宜宾县|
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