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徐星河再一次光顧武功司地牢,感覺已經截然不同。 之前是做仵作,以茍為主,每天驗尸都能獲得獎勵,積沙成塔,積少成多,每天都快樂。 但現在是人活一世,豈能唯唯諾諾茍茍且且,當行大丈夫之事。 兩種不同的價值觀,代表了不一樣的人生方向,現在的徐星河承認他喜歡第二種人生,實在受不了茍且的生活。 來到地牢時,先行的官員已經讓地牢內的衙役在牢門前候著,一個個跪著,大氣不敢喘。 徐星河看到了做仵作時的老朋友,比如趙開田,不過沒有打擾他們,而是徑直走進了典獄官的值房內。 “把地牢內所有關押的犯人名單拿來!”徐星河吩咐道。 典獄官不敢大意,立即去辦,把厚厚的冊子拿了過來。 徐星河翻閱后,知道了現在的地牢內還管轄著五百三十六位犯人,最長的已經關押二十年了,是地牢初見時就關在了這里。 當初修造地牢的目的,是為了威懾以武犯禁的武林人士。 武林人士不怕死,死了也就是碗口大的疤,所以想要威懾武林中人,當時的誠意伯便向朱元璋進言,希望能修造這座地牢,那些罪輕的武林人士流放、處斬,而罪大惡極的武林人士不殺,而是關在地牢內。 這個結果看似本末倒置,不殺豈不是更好? 實則不然。 被關在暗無天日的地牢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是非常恐怖的經歷,往往生不欲死,并且還要經受慘無人道的折磨。 武林人士不怕死,但怕沒有方向的茍活,所以武功司的地牢的確起到了威懾武林的作用,很多武林人士就算不情愿,明面上也要遵守大明律法,不敢隨意的草菅人命了。 不過到了現在,地牢威懾的作用已經不大了,因為大明朝的實力變強,武林人士已經懼怕大明朝的律法了,律法已經成了他們頭上的屠刀。 所以后來的地牢,早就成了藍玉私人工具。 現在是徐星河掌管武功司,自然要好好利用武功司和地牢,為自己謀福利。 徐星河看向高虎,吩咐道:“本官既然執掌武功司,也該做出些改變。地牢內有些犯人關押太久,已經受到了足夠的懲戒和懲罰,也該結束他們生不如死的一生了,正好也趁機整理整理地牢。高虎,由你來做這件事,關押五年以上的犯人全部處斬,本官會坐在這里親自監督這件事,知道了嗎?” “卑職遵命!” 高虎連忙應道,心中卻納悶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