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路垚替方沂抱不平。
看看這些電影為了營銷,吹出了什么話題?
5月初小長假,《致青春》導演趙巴菲特在星美影城接受采訪,提到自己“這部電影是畢業典禮作品,是處女作,好幸運和有一個年輕導演的經歷很巧合”,營銷通稿于是說:這一刻不得不得不將她的導演生涯和方沂對比,同是一線演員,同是一鳴驚人……以后國內的導演排序中,應該是男中方沂,女中趙巴菲特。
這么比對下去,豈不是一部超方沂,兩部超好萊塢,三部成電影之王?
路垚憤憤的回憶新聞,破口大罵道,“她配嗎?她不配!”
5月23號,《中國合伙人》票房破兩億,導演陳可欣在路演中表示,“港地導演北上可以取得不遜色于內地導演的成功,關鍵在于利用好內地的資源和渠道,現在內地有很優秀的年輕導演,我相信我們將來也不會落伍,也許我們會有下一個下下一個方沂……”
路垚:“一部電影賺了能醉成這樣,真大賺特賺了還了得?這不是另一個版本的相信后人的智慧嗎?”
《京城遇上西雅圖》在同檔期拿到了僅次于《致青春》的票房,女性導演薛小路自編自導這部電影,稿子吹噓她把才華展示得淋漓盡致,比趙巴菲特更接近全才方沂,是絕對的最佳新人導演和編劇……路垚的評價是“狗屁才華、狗屁接近”。
“她94年就入行了,那會兒我們都還是小孩子,接著這個狗屁的‘新人導演和編劇’總是能和大腕合作,拍出《和你在一起》、《海洋天堂》……這些電影,但是她的能力就是把每一部有大腕的電影都搞成票房大撲街,哪怕是Jet李來了都不頂用,就是這樣的人也敢用‘女版方沂’的爛稿吹噓,她也不配。”
其實方沂出道的時候也用過類似的通稿,經紀人真姐常常出動幾十億陰兵反復給他刷好評,但他后來的成就把吹過的牛逼兌現了,而以上這些人基本上不可能兌現,只是胡亂吹噓。
所以路垚才憤怒,老子用過的招,你怎么能用呢?
因為我素質高,兌現得了天賦,所以我能暫時的素質低,伱素質本來就低,過去低未來也低,你還膽敢耍這些?
路垚的想法很簡單:
如果我們篤定了《我來自未來》能橫掃影市,就應該狠狠造勢,狠狠上嘴臉,讓這些玩意兒再也不能來碰瓷,因為他們通通不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