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星期后。 天氣陰暗昏沉,但沒有飄雪。在這片天空下是“朝鮮鐵原漣鐵公路”的一側,《我來自未來》近期正拍攝一段關鍵文戲: 伍千里所在部隊得到上級命令,要求對美軍進行阻擊。 經過入朝作戰,尤其是漢城戰役之后,該軍已經傷亡較重,原計劃撤下來休整,現情況緊急,不得不立刻重新進入戰斗狀態。 一般來說,軍一級的電報由兵團抄送,而從總司令部直接發至集團軍的電報則表明的當前事態的緊急性:“敵人追擊性進攻很快,你們在文巖里、朔寧、鐵原地區,應取堅守積極防御陣地,無志司兵團命令不得放棄!” 從軍一層級到師一層級,命令更為簡扼:“不惜一切代價堅守陣地,無上級命令不得撤退。” 師長蔡長遠讀懂了“不惜一切代價”六個字,隨后化整為零,要求建立兩百多個陣地,死死的扼守敵人的必經之路。 命令下達到伍千里所在七連時,有判斷力的老兵都知道,這次恐怕兇多吉少。這是事實,但沒有人講出來,大伙兒反而洋溢著樂觀情緒,并努力營造這種氣氛,像見最后一面那樣的和每一個人打招呼,深深記住各自的模樣。 連長談子為話只說一半: “同志們,我們七連是比較幸運的一個連,走到現在基本沒有減員……” 剩下的不必再多說,大伙兒已經比別人多活了很久。 蔡長遠師長的命令依據是:美軍進攻中有一個特點,每到達一片區域,必會將附近的敵人清除干凈才會繼續推進,決不會將側后翼暴露給敵人。 化整為零,就是針對美軍的進攻習慣,也是無奈之舉。顯然是用時間換空間,或者更直白一點,用殘軍的人命換大部隊的撤退空間。 七連是美軍必經之路上的釘子,在他們拼命拖垮美軍的進攻節奏同時,也會被反復拉網搜查,直到每一個人都埋骨于此為止。而且他們要盡可能的分得更開,以占據更廣闊的面積,拖延更久的時間。 因此在他們可見的范圍內,很可能只有自己一個人。考慮到正是要掩護大部隊撤退,如果今后戰友們不能再反攻回來的話,自己甚至亡魂都不能回國,徹底留在這。 唯一的念想,是等南朝鮮、美國人打掃戰場,有一點基本的人道主義精神,把大伙兒埋一塊兒了,也算是尸骨歸隊。 七連要執行的,就是這樣的任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