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事情果然還是鬧到了這一步,完全符合墨菲定律,你越不想發生的越會發生。 一心娛樂目前的持股比例如下:方沂通過各種渠道總計持股57個點,真姐26,剩下的17個點,由路垚、陳婕和其他人共同持有。該公司的法人代表和ceo是真姐,她的仰仗是她通過方沂打造而來的豪華經紀人團隊,以及一系列線上線下媒體的節點關系。 出自電影世家,此前擔任伯納制片經理的路垚繼續干老本行,他本人出資較多,且在發行上有行業人脈。這人之前和港地導演陳可欣合作時很愉快,后來陳可欣在內地成立制片公司,邀請他合伙,但兩人不久后分道揚鑣。 陳婕則是把美國造星流水線那一套東西引進來,嘗試對選秀、培訓、舞蹈、儀態等一系列常見項目本地化。 大股東方沂是一切業務和運營的源頭,他負責內容產出,就好像制造錨定物的神。沒有他,整個體系將無法運轉。 看出來了嗎? 真姐最弱勢。 盡管方沂拿得多,但沒有人對他有意見;其他人起支撐作用,但拿的也少。唯一地位不穩的是真姐,她所謂的營銷、定制經紀服務太玄了,好像是空口白話一樣。 當然真姐也知道自己的缺點,所以她迅速簽下一幫藝人,白羽、宋佚……甚至包括方沂的師兄靳冬這些人她都來者不拒,一個個親自接觸,她知道人是她的全部本錢。 所以她希望劉天仙能過來,但害怕劉天仙在股權上有過多要求,成為新的主要合伙人,于是原有的利益關系會被打破,其他人也可能離心離德起來。 路垚當時為什么和陳可欣分道揚鑣了? 陳可欣對他是很厚待的。 因為這些精英們的心很大。路垚畢業于復旦,從底層小記者做起,了解行業的許多方面,也和很多導演、制片公司掌門人接觸過。他有天告訴陳可欣,“我想做制作人,我想做監制……想站到更高的位置。” 而這個位置,對于陳可欣而言只能留給他老婆吳君茹。陳可欣開的是家族式公司,他此刻明白不能再留住這個有野心的年輕人。 于是陳可欣和他好聚好散,離別前告訴他,“我16歲進片場,30年之后才有了今天,你既然有心思了,你就不要這樣混沌過日子走彎路,你應該立馬去找業界最先進的那一批人……” “難道你從現在開始學怎么打燈、怎么做衣服、怎么攝影嗎?對你而言,不如去了解誰是最厲害的燈光、誰是最厲害的攝影、誰是最厲害的美術。” 路垚于是問陳可欣,“這一批人在哪里?” “都去大陸了。” “那大陸最厲害的電影人是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