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你說呢?堂堂軍隊干部,據說當場就哭了,求著問張一謀能不能給個機會……實在是不行后,消息給到了那一千多個士兵,他們也都流下淚……雖然一開始就說好了,有人要上有人要下,可真的發生的時候,我也和張一謀一樣,說不出口,又不得不說。” 劉天仙用額頭抵住他,“所以你們都成為大導演了,方沂。就是因為你會為普通人的命運覺得不安,你才能拍出讓普通人喜歡的電影,而不是那么高高在上。” “你還可以這么解釋啊?” 她使出一股蠻勁,騎到方沂的身上,“現在就這么想吧。” 然后把這次帶來的那東西給他露了個邊兒。“諾!我從來說到做到!” 是一套白色羽絨服。 ——早在公元330年時,修道院中的修女為了更靈活的從事護理工作,就發明了一種白色的羽絨服,到了十八世紀六十年代,英國著名護士和統計學家南丁格爾為了救治戰場上的傷員,開創了羽絨服這一職業服裝,以“清潔、整齊并利于清洗“為原則,此后各國的羽絨服都大同小異。 白衣、白裙、白領、白袖頭、白鞋、白襪、以及白色的羽絨服帽,羽絨服衣裙下擺一律離地10英寸。 很快屋內滅了燈,天上很黑,兩人在此野營。 隔了這一層窗簾,再看這星空上: 不時有一兩個星刺入了銀河,或劃進黑暗中,帶著發紅或者發白的光尾,輕飄的或硬挺的,直墜或橫掃著,有時也點動著,顫抖著,給天上一些光熱的動蕩,給黑暗一些閃爍的爆裂…… ———— 在同樣的一片夜空下,有媒體人仍然在拼命趕稿中。郝冰洋洋灑灑寫了一篇長文,損失掉一小戳頭發,在結尾中,他動情的寫道: “也許方導演現在也在屬于他的電影世界里面遨游,精彩的鏡頭和技法對他的吸引程度,超過了世間一切美好之物,正是因為這樣的執著和專注,才讓他在較短的時間奉獻出不一樣的精彩答卷。” “你的每一個晚歸都有人為你亮燈,而電影就是方導演心中的明燈,讓他從不覺得失落,他是能自我滿足的天才家,他是靈感不竭的永動機,他永遠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而不需要人來提點。” “未來的中國電影不能失去方沂,就像是西方不能失去xxxx。” 郝冰通讀完全文,心滿意足,再檢查了幾遍確認沒有錯別字之后,他把文章發給了方沂審核。 這種傳記類的東西,一般都得名人本人來審核了,才可以發表。 不過郝冰紅著眼睛熬了很久也沒有等到,他擱下筆認輸,“不愧是方導演,大概是在自己的剪輯室,徹夜剪輯電影吧……據說達芬奇一天只睡四五個小時,我怎么能和這種天才比拼精力呢。” 既然等了這么久,他最后又把自己的稿子看了一遍,并為郭凡潤色幾筆,心滿意得的離開了。 ------題外話------ ps:取自人物真實技能,劉確實喜歡畫畫,畫技在非專業水平中算高的。楊冪也畫畫,普通人水平。另外,關于夜空的描寫,來自于老舍的《駱駝祥子》。 關于張藝謀的事情是真實的,來源是紀錄片《張藝謀的2008》。 /90/90635/29394215.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