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郭凡給了他一個你懂得的眼神,讓方沂很無奈。 接著,郭凡解釋說,“劉一菲當然是幫你維持劇組人心了。俞非虹導演常常私下和各組的人交流學習,她麻煩了人,當然也要送東西;至于柳蜜,她一直喜歡給劇組的師傅送小禮物,不貴,只是次數多,現在正好是開工的日子,她本來也要送……就是正好撞上了。” 是這么巧嗎? “她送的什么?” “咖啡。” 久遠的記憶從方沂腦海中浮現出來,在他某一次拍雜志畫時候,柳蜜以他的名義送所有人小禮物,那禮物就是咖啡。 這樣算來,方沂的確欠柳蜜的情,咖啡也是情。 她不會故意選的這個提醒自己吧。 方沂選擇不去多想,開年后他執掌的第一場戲就是柳蜜占大頭,無論如何,拍戲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余淼這個人物讓人討厭,是一個抽刀向更弱者的小太妹。 電影的絕對主角是方沂,只有他才有較為復雜的內心戲,其次是俞非虹和劉天仙,這兩人分別飾演原配的不同年齡段,恰好和《愛有來生》對應上,算是系列電影的一個小彩蛋。 《重返十七歲》作為一個需要票房的商業電影,方沂已經加了足夠多的角色復雜度,不需要再加了,因此其他角色都比較臉譜化,能不能把讓人討厭的角色演的不那么討厭,甚至使人理解,這是演員自己需要在場外去琢磨的事情。 白羽就不想演成一個怯懦的書呆子,可惜他沒能挑戰成功,那么,柳蜜呢? 拍攝場地換到學校外的馬路上,劇組調來三個水龍頭,一聲令下,頓時制造出暴雨,冬天的陽光一點也不暖和,在后期的調色下,顯得陰郁了。 柳蜜就在這樣的暴雨中撐著很小的傘,雨水不斷打濕她的肩膀,方沂開著邁巴赫從她旁邊經過。 由于一切都是夢境,所以電影有一個隱性的設定。即人物的性格并不會變化,變化的只是環境,而環境使得同一性格的人產生了不同的行為。 這個設定就是讓演員不被討厭的契機。比如一個人,可能因為環境的惡化而變得勢利,也可能因為生活在溫室里面,保持善良。 到底會怎么變化,全靠你給什么樣的陽光和水露。 重活一次的余歡水全身心放在自己事業上,從中獲取他之前難以獲得的成就感,因此孩子們很少看到他。 現在是余歡水路過學校的時候,他偶然發現這是自己的孩子。 于是一人一車在暴雨中同時前行,車緩緩的靠近人。 “咔!”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