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俞非虹、白羽和靳冬,都在不同程度的戲謔看著這一幕。 ———— “那么,電影拍攝從現在開始就已經進行了,我不喜歡搞開機儀式,也不喜歡求神拜佛。” 方沂一邊說,一邊在寫字板上羅列出劇中的人物關系,當他說到相關演員所扮演的人物時,就會找那人確認一下。 直到收到肯定的答案。 “這個辦法有點奇怪嗎?其實以前還是國營制片廠為主體的時候,拍電影就會這么干,創(chuàng)作不是一言堂,每個人都能發(fā)揮。” 他來到演員中間,“這種交流寧昊挺喜歡用,他跟我說,在動用機器拍第一個鏡頭前,他會把所有人召集來把門鎖住,談個兩三天,每個臺詞都要對照,直到統(tǒng)一意見為止……我直白的說,寧昊之所以會那么用,是因為他用的演員大牌,比如徐光頭就比他做導演做得早也更有資歷……” “他必須要事前統(tǒng)一意見,否則拍攝的時候,可能會有人不服氣,最后鬧到片場搞不下去。” 把每個人都掃視了一遍,也包括劉天仙,“有合適的意見在這兩天可以說出來,過期不候。一旦到了真刀真槍的時候,一切以我為準,不要耍脾氣,每個人都是。” 俞非虹好奇的問,“方導,現在這個就屬于講戲嗎?我記得你之前不講戲的。” “這片子要一定的演技。” “你演技還不好嗎?” “不是,是其他角色的戲份比較少,如果演的不好,就白來了,很難讓人記住。” 聽到這話,每個人都低頭看劇本,上面關于自己的戲份都被標注出來了。 劉天仙是第一次看到劇本,她最近在做頸椎的保守治療,很難適應高強度的拍戲,她大略的翻了一遍,發(fā)現自己的戲份不多,心中松了一口氣。 柳蜜的戲份同樣不多,她不是松氣,而是嘆氣。 到底是嘆自己的戲份不多,還是在嘆自己的戲份不多,她也不知道。 ------題外話------ 部分藝人工作室對員工獎勵非常豪華,因為稅率低可以鉆“小微企業(yè)”的空子,跑去某些地方注冊公司,還能做到幾乎零稅率。單位產值極高。 如范冰冰工作室,在15年的時候,全工作室好像不超過二十個人,而當年她光代言收入就超過兩億。她給普通員工也發(fā)6-7位數的紅包,外加出國機票+奢侈品+電腦+手機,所以創(chuàng)造了三年零離職的傳奇。 本文中方沂非常大方,不怎么在乎錢,他在技術上是領導,在金錢上也舍得重獎,相當于雙重領袖。因此員工會很喜歡他。 /90/90635/29207814.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