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都是從后世傳過來的一些娛樂活動。” “圍棋和象棋。” “你也可以引入到你那邊去。” “至于那些讀書聲,則是文化的普及成果,名為學校。” “所有的孩子都要去上學,畢業(yè)之后才能尋找工作。” “不管是繼續(xù)農(nóng)作,還是經(jīng)商做官都行。” 這一系列的改變,讓劉徹目瞪口呆。 他從未想過。 大秦的改變居然如此大。 相比較如今的大秦。 劉徹忽然覺得。 他的大漢可能還生活在幾百年前。 明明,他的大漢才是后世的朝代。 劉徹在滿心羨慕的同時,也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 光是看到的這些。 他就需要發(fā)展不知道多少年。 更別說在這里面。 還有不少改革是需要時間的鋪墊的。 例如文化普及。 雖然說大漢時期的民眾文化普及程度有所提高。 但也僅僅只是極少數(shù)。 想要做到像是大秦這樣,農(nóng)民的孩子都有時間去上學學習知識。 不僅僅是文化普及能做到的。 還要讓民眾有足夠的糧食和金錢。 以及足夠富裕的時間。 只有這樣。 孩童才能從忙碌的農(nóng)作當中解脫出來。 有時間上學,有能力接受文化教育。 當然。 這還只是農(nóng)民身上的改變。 漢武帝劉徹身為皇帝。 他更加清楚。 文化的普及最大的阻力還是來自于世家。 從大秦開始,就有各種各樣的世家。 這些世家內(nèi)部甚至還保持著奴隸制度。 他們掌握著大量的財富。 這些財富,讓他們可以拉攏官員。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操縱官場。 劉徹心中很清楚這些事情的發(fā)生。 底層的官員,因為數(shù)量龐大。 早就已經(jīng)脫離了大漢的管控。 這也是每個朝代都要面對的事情。 劉徹心中雖然清楚,但卻沒有辦法改變。 因為這是必然會發(fā)生的事情。 只要還有商業(yè)存在。 就必然會有家族掌握著龐大的財富。 而這些財富,最終也會發(fā)揮出足夠的作用。 不管是收攏官員,還是買賣官位。 盡管這種事情,被發(fā)現(xiàn)了必然是一個死罪。 但總有人會為了利益冒險。 更何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