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姬發(fā)這次明白了。 辭海確實是好東西,但只適合少部分人。 普通的民眾,只要識文斷字即可。 根本不需要掌握如此大的詞匯量。 “如此說來,我等還需要從中篩選出適合學習的文字進行推廣?” 姬發(fā)有些傻眼。 原本這個時代使用的都是龜殼等物品記錄文字。 有些文字載體比這個看起來還大。 但翻開一看,才發(fā)現(xiàn)這辭海不僅僅是大,記載的字還很多。 要是他們一一翻閱進行篩選,那得多長時間? 老趙擺擺手。 “這當然不用。” “辭海就給那些老學究們吧,讓他們去研究研究。” “至于普通人,學習千字文和百家姓就好。” “再大一些,就學習四書五經(jīng)。” 姬發(fā)聽得一頭霧水。 他連忙打斷老趙,問道:“這千字文、百家姓、四書五經(jīng)都是什么?” 老趙愣了一下,這才想起來眼前這人是姬發(fā)。 他在的時候,連四書五經(jīng)都沒有,更別說是千字文和百家姓了。 不過這種事情,還真有些說不清楚。 “你等會兒,我回去拿一份給你看看。” 老趙實在是沒法說清楚,干脆起身走進了光門。 很快,老趙就去而復返。 不過這一次,他抱著一大堆書籍回來的。 “這就是四書五經(jīng),以及百家姓和千字文。” 為了方便姬發(fā)理解,他將百家姓和千字文放在一邊,四書五經(jīng)在另一邊。 “這四書五經(jīng),就給讀書人看的。” “而這千字文和百家姓,就給稚子學習,以達到文化普及的目的。” 姬發(fā)拿起千字文和百家姓,翻開看了看。 雖然說有些文字看不懂。 但從數(shù)量上來說,確實不多。 教給稚子的話,難度不大。 “這確實是個好東西。” 姬發(fā)非常滿意,不過又開始發(fā)愁。 “不過這紙張的印刷技術,我周朝還沒有啊。” 紙張的推廣技術,不是說簡單的其他朝代把技術送過來就行了。 如何因地制宜的發(fā)展下去,如何推廣都是問題。 老趙和嬴政這次就沒話說了。 畢竟,這是周朝的事情。 他們可以給周朝提供一定的幫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