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取烏魚子-《逍遙漁場》
第(2/3)頁
而像魷魚,以及被取了魚籽的鯔魚這樣的海鮮,那就真的是垃圾一般的存在,扔在沙灘上都沒人撿的。
在過去,魚龍灣的村東橋頭處,還擺著兩個大的木桶。
兩個木桶里,一個裝著漁民們自發放的魚油,另一個放著漁民們自發放的魚肝油,誰要是想用魚油,或者是想吃魚肝油了,就自己帶個桶,過去舀兩勺,都是免費的,不用錢。
在橋上,還掛著大量不值錢的魚肉干,想吃了也一樣,自己拿一條回去就行了。
這個規矩,也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流傳下來的,魚龍灣世世代代都是如此,也沒辦法尋根了。
但隨著生活條件慢慢變好,這個規矩就廢掉了。
有人覺得,在入村的橋口處,掛這么多的咸魚影響了村容,那兩個裝魚肝油的大木桶,也有很濃的氣味,這規矩就慢慢被廢棄了。
但是,像章魚、魷魚、還有被取了魚籽的鯔魚這些魚,在漁村,卻依舊是垃圾一般的存在,別說拿去賣錢了,壓根就沒收購船會收,丟在沙灘上,都是會被人罵的,搞得沙灘上一股的魚腥味。
章魚、魷魚,確實是因為數量太多了。
而鯔魚,則是一個市場上死魚本來就難賣,更別說是剖開了的死魚了。
在海邊,或者經常吃魚的人,大都有兩種觀念。
一是死魚不新鮮,味道不好吃。
二是魚的精華都在魚籽上面,有魚籽的魚,本身的魚肉味道就差了,取完魚籽的魚肉本身,更是垃圾中的垃圾。
“魚丸?那東西味道好啊,特別還是野生海魚打的,船長,一會我打兩斤。”趙東萊樂道。
李軒點了點頭,“一會自己去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