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梭魚體內堆積的毒素-《逍遙漁場》
第(2/3)頁
李軒點了點頭,這數字,跟他預估的差不多。
陳斌臉上堆滿笑容,看著李軒道:“軒哥,一會我們弄一條梭魚出來吃了唄。”
李軒眨了眨眼,忍不住道:“梭魚你也吃啊?”
“當然,這魚的味道老鮮了,有句話怎么說來著?食用梭子魚,鮮得沒法說。”陳斌連忙點頭道。
李軒笑著搖搖頭,“梭子魚除了鮮以外,基本上也沒有什么別的特色了,而且它體內的膽汁、雜物太多了,最主要的是,這魚的食性太雜,基本上什么都吃,體內積累了大量的毒素跟寄生蟲,不經過特殊的處理,這魚最好還是別吃。”
人類雖然是雜食,肉類、素菜、五谷雜糧什么都吃。
但從古至今,人類吃肉,都是吃素食動物,或者雜食動物,很少吃肉食性動物的。
比如牛、羊、豬這些,人類是經常吃。
但狼、虎這些,基本上都沒人吃過。
在古代,可以理解為食肉性動物難以捕獲。
古人生存十分艱難,就算組成一群捕獵者,在捕獵的過程中因為不像如今有各種兵器,只有一些原始的器具,比如磨利過的石頭和一些尖銳的樹杈,與野獸的戰斗時難免會有一些傷亡,特別是在圍捕食肉猛獸的時候。
祖先們在捕獵的過程中發現,食肉動物具有超強的進攻性,并且在體格上遠遠超出人類,捕食食肉或大型動物面臨的危險也就更多。
于是他們朝著食草動物下手,草食動物相對食肉動物更加溫順,威脅也相對更小小,捕獲率更高,久而久之就以食草動物作為捕獵目標。
在現代,可以理解為大多數的肉食動物,都是保護動物,沒辦法吃。
那么近代呢?
近代為什么人類也是愛吃素食動物,不愛吃肉食動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