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西安。 大清早的衙門人員挨家挨戶通知掛旗。 滿城內(nèi)掛,滿城外也掛。 掛什么旗? 說是掛什么共和大旗。 好端端的掛什么共和大旗,難道大清亡了? 嘿,還真是! 陜西巡撫畢沅于昨日通電全國率先響應聯(lián)軍大總統(tǒng)勒爾謹閣下倡議,陜西為全國第一個支持共和政體之省份,即日起陜西不再奉大清為主,省內(nèi)軍政大小事務皆奉大總統(tǒng)令。 通電發(fā)出后,畢沅即令全省更制,從省城西安開始先行更換共和國旗,以示嶄新氣象。 國旗,是一個新事物。 過去大清可沒有國旗,只有行軍用的軍旗,如八旗的兩黃、兩紅等旗,又如綠營兵用的綠旗。 國旗這個概念是總統(tǒng)勒爾謹?shù)哪涣?、現(xiàn)任聯(lián)軍錢糧副總務的林先生所提出,他認為今日倡議共和,取消帝制必有成功之日,然當今世界各國皆有國旗,以資國家象征,故共和成立之后,中國也當有國家之旗幟,一可名正言順;二可振奮人心;三則是能與維新偽朝廷加以區(qū)別。 勒爾謹認為言之有理,即讓林先生負責此事,不久林先生即拿出親手繪制國旗圖案,乃以藍色為旗面示青天之意,于旗中央又置一射出叉光的白日圖案。 “取義宏美,中國為大國,日出東方,為恒星之最者,示光明正照自由平等之義?!? 林先生解釋這個平等乃是說滿漢平等,所以此旗一出必能得到漢人的廣泛擁護,勒爾謹對林先生的設計贊不絕口,當即采用。 作為總統(tǒng)閣下在陜西的全權代言人以及后方留守大員,畢沅的工作除了籌集錢糧為和談破裂有可能開啟的南北戰(zhàn)事提供支持外,就是在陜西進行全方位的革新、整治,以確保共和之中心地位不可動搖。 因此,大總統(tǒng)率軍出潼關前往太原后,畢沅就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 第一斧,就是砸向過去的舊旗。 根據(jù)撫臺衙門命令,西安內(nèi)外城過去懸掛的清式舊旗全部取下,包括滿城內(nèi)的八旗旗幟,以及外城的綠旗,然后在城門、校場、各大小單位一律懸掛新式共和旗。 陜西學政夏名求提出不僅衙門以及下屬單位、軍營要掛旗,城中家家戶戶都要掛,不管是滿城的旗人還是外城的漢人,一個都不能落下。 說什么唯有如此,才能顯示陜西對共和的強烈支持,也能顯示軍民對共和的十二萬分之擁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