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若不是拜丁原為義父,當時就三十多歲的呂布,甚至都混不上一個主簿的位置,武人除非本身就家世不凡,或者結交名流權貴,否則根本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但是現在,陸宇居然讓呂布和高順參與編纂兵書,還要推廣全軍,這其實就是給他們一個揚名立萬,著書留史的機會啊。 因此呂布自然非常激動,就連性格沉穩的高順,眸光之中,也閃耀著火花和雷霆,只要還是人,誰又真正能夠淡泊名利? 此等青史留名的機會,若是把握不住,那才是真的后悔終生! “主上請放心,我們二人必定竭盡全力,辦妥此事。” 兩人雙手抱拳,對著陸宇鄭重承諾,就差立軍令狀了。 隨后高順又問道:“主上,還請為兵書取名。” “我練精兵,志在平定亂世,讓天下止戈。既如此,就叫《武典》好了。” “止戈為武,好名字!” 呂布和高順聽了,都是大贊。 而陸宇也順便提點了他們一句:“著書立傳,此事非小,你們當集結人手,群策群力,務必做到盡善盡美。但也請放心,《武典》若成,二位必居首功,這份榮耀,是誰也奪不走的。” 呂布本想拒絕,就是擔心人多了會和自己搶功勞,但陸宇都這么說了,他自然不再反對,樂呵呵地應下。 而對陸宇來說,無論是呂布還是高順,對于編撰《武典》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 和陸宇借助系統的力量不同,呂布的武力值,可是全靠他自己練上去的,而這些心得體會,如果記錄下來,毫無疑問能極大地提高士卒們的單兵素質。 至于高順,陷陣營的強大戰斗力已經足以說明一切,而讓他參與其中,就是為了訓練士兵的組織力度與戰斗配合。 這兩人雙劍合璧,陸宇軍的戰斗力,將會獲得質的飛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