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太史慈的聲音,中氣十足,卻也煞氣十足:“五百匹戰馬,一千把鋼刀,還有鐵甲五十副,這些都是你的了。” 聽到這話之后,不止是昌豨,就連他身后的泰山群寇,也都一個個吞咽口水,露出驚喜和渴望的目光。 其他東西也就算了,費點勁也可以弄來,但這五百匹戰馬,那真是有錢也搞不來的好寶貝。 山東一帶孔孟之鄉,儒門圣地,這里雖然盛產馬賊,卻偏偏不產戰馬。 因此能有一匹好馬,對許多流賊而言,幾乎是多了一道能夠保命的護身符。 昌豨當初稱霸泰山一帶,就是因為他趁著天下大亂之際,搶到了不少戰馬,可惜后來與陸宇一戰,好不容易攢起來的騎兵家底,就虧了個一干二凈,否則也不至于寇略瑯琊東莞的時候,差點被陳登滅掉了主力。 如今有了這些戰馬,昌豨完全可以組建一支純粹的騎兵部隊,到時候再徐州境內肆意橫行,憑著強大的機動性來去如風,誰又能奈何得了他? 而這也正是郭嘉的計謀,五百匹戰馬對其他諸侯來說或許珍貴,但是已經打敗了南匈奴,重新奪回河套之地的陸宇軍,已經不怎么缺戰馬了。 區區五百匹戰馬,如果能換來兩年平穩發展的時間,還是相當劃算的。 而拿了好處的昌豨,也確實不負所托,立刻帶著手下,返身殺入徐州,先在瑯琊鬧騰了一陣,然后順勢南下,殺入東海郡境內,到處殺官劫道,攪亂局勢,讓徐州人人驚懼,不得安寧。 陶謙雖然年事已高,卻也是個老痞子,當即暴怒,命令手下進兵圍剿。 奈何昌豨這次學乖了,不占城池,不據郡縣,能戰則戰,不能戰就跑,仗著自己全是騎兵,來去如風,秀得陶謙的一眾手下頭皮發麻,根本拿他沒有辦法。 更妙的是,昌豨進擊徐州之前,郭嘉就曾暗中提點于他,為他分析徐州境內的局勢,讓他只在陶謙的地盤上鬧騰。 如此一來,陳登和蕭建等本地豪族,則一個個全都袖手旁觀,默契地進入到了看戲模式,根本不去參與圍剿。 一時間,昌豨橫行東海,竟是打出了偌大的名聲。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