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才剛剛占領鄴城,立足未穩,就遇到于毒和白繞率領數萬黑山軍來犯,袁紹真的是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為此憂心忡忡。 如今聽到捷報,這才暗暗松了一口氣。 隨后目光微冷,吩咐左右:“傳我命令,召集眾人議事。” 很快,袁紹麾下一眾文武皆來到州牧府中聽命。 袁紹寒暄了幾句,就環顧四周,開門見山問道:“我想出兵兗州,各位以為如何?” 才剛剛獲勝,守住了鄴城,慶功宴都來不及舉辦,就想要出兵兗州,可見袁紹對此事有多么的急不可耐。 然而手下卻是有不少明白人,其中荀湛就旗幟鮮明地表示反對:“主公不可,如今我軍立足未穩,貿然出戰,難有勝算。” 袁紹卻不甘心:“陸宇在兗州,不也立足未穩嗎?可否聯絡當地望族,共同討伐此獠?” 兗州與冀州,不過一河之隔。 尤其是東郡這個地方,距離鄴城太近,威脅太大,簡直讓袁紹如鯁在喉,不除不快。 荀湛何等聰明,自然明白袁紹的意思,但還是力勸:“兗州甫經戰亂,民心思定,此時要聯合當地望族舉兵討伐陸宇,絕無可能成功。更何況,呂布的并州狼騎就在河內,而黑山軍雖被擊退,卻是主力猶存,對我冀州仍然虎視眈眈。如此內外交困,豈能冒險出兵求戰?” 其他謀士也贊同荀湛,他們大多出身本地世家豪族,自然反對現在出兵,生怕于毒和白繞殺個回馬槍,再次來犯。 因此他們紛紛建議袁紹攘外必先安內,一切等平定了冀州再說。 黑山軍一日不除,他們就一日不可能會同意袁紹主動出擊。 袁紹好謀而無斷,眼見大家群情洶涌,異口同聲地反對出兵,他也只能按捺住心中的戰意,選擇了順從眾意。 隨著陸宇與青州黃巾軍的兗州之戰結束,消息傳開,天下各地的豪杰,也紛紛關注此這一戰的結果。 …… 廬江,舒縣。 路南周氏大宅,庭院林木蔥蔥。 “伯符,我來看你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