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徐晃這位雄關守將,正是此役關鍵,是董承他們不得不爭取和拉攏的關鍵人物。 只要徐晃愿意放關東聯(lián)軍入關,那么陸宇就算沒死,也休想再回來了。 ………… 酒會結束,鄭泰回到家中,連忙叫來了弟弟鄭渾商議。 鄭渾聽完事情始末,不屑的冷笑說道:“一群蠢貨,當真是自尋死路?!? 鄭泰也頗感無奈:“當初董承拿著陛下的密詔找到我,我就不該摻和到這種事情里面去的?!? 兄弟兩人都是真正的聰明人,董承所謂的天衣無縫之計,在他們看來,簡直漏洞百出,破綻滿滿,真要照著去做,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所以計策還沒開始,鄭泰和鄭渾兄弟兩人,就已經(jīng)琢磨著該如何收拾殘局了。 鄭渾說話犀利,對董承等人的評價也是毫不客氣:“這幾個蠢貨的圖謀雖然愚不可及,但對我們而言,反倒十分有利?!? 鄭泰對此也是認同,點頭說道:“試一試也無妨,反正公路與本初都已經(jīng)與我暗中有了約定,屆時兩路大軍若真能會師洛陽,一舉就可扭轉乾坤。到了那時,屬于我們士人的時代,就會到來了?!? 原來,鄭泰既不是董承的人,更不效忠于劉協(xié)。 他真正效忠的人,赫然就是袁術! 不僅如此,鄭泰同時還暗中和關東聯(lián)軍的盟主袁紹合作,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士大夫與皇帝,共治天下! 與兄長相比,鄭渾反倒不怎么熱衷權勢,他屬于士族中的異類。但黨錮之禍后的東漢朝廷,亂象頻出,十常侍之流更是讓他深惡痛絕,因此對皇權非常失望,這才寧愿去支持鄭泰的“撥亂反正”之舉。 在鄭渾看來,欲救天下,唯有士族掌權,選拔有品德和才學之人,方能天下大治。 至于皇帝,乖乖的當個吉祥物就好了。 洛陽水深,各家勢力明爭暗斗愈發(fā)激烈,正是應了那句俗語——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陸宇走后,洛陽立刻就陷入到了一種詭異的權力真空狀態(tài),每一個看到機會的野心家,都想要效仿董卓和陸宇的成功之路,將天下至高的權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以至于董承等人,還以為自己妙計能安天下,卻不料隊伍里,早就有人計中有計,謀外有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