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周倉沒想到他會再次發問。 愣了半天,才反應過來:“是,幾乎全都是老人、女人和小孩,都是沒了活路才跟我們造反的,但凡朝廷能給他們一點活下去的希望,誰吃飽了撐的造反啊!” 這話說的倒是不假。 陸朝歌點了點頭。 “一萬多老弱婦孺,既不能沖鋒陷陣、也不能搖旗吶喊,卻跟著你們這些黃巾賊藏在山中,食不果腹、朝不保夕,搞不好哪天就餓死了,肯定是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做。” 他輕輕一嘆,卻是眸光一閃:“既然如此,不如隨我去幽州屯田如何?” 這話一出,周倉第三次愣住了。 蔡邕和張郃也是一臉懵逼。 他們完全跟不上陸朝歌的跳躍思維。 “我打算在幽州屯田,剛好缺人,這些百姓若是跟我去幽州,起碼可以吃上飯,未來還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陸朝歌無視二人的眼神,目光灼灼的盯著周倉:“冀州境內,定然還有其他的黃巾余孽,而你在黃巾軍中,也算是小有名氣的渠帥,若是能將他們全都帶來,隨我一起去幽州……” “我非但不殺你,還記你一功,征辟你入州牧府效力。” “如何?” 他侃侃而談,竟是想要將周倉和其身后的萬余百姓、甚至是冀州境內所有的黃巾余孽,全都收為己用! 蔡邕和張郃都被這思路驚呆了。 前者忍不住開口道:“朝歌,那些百姓確實可憐,但你也不能心血來潮啊,此地才剛入冀州境內,前往幽州還有千里之遙呢,帶上數以萬計的難民……一路上得餓死多少人啊!” 這顯然也是周倉心中所想。 他死死盯著陸朝歌。 “老師忘了,我跟你說過的人口戰爭了?” 就見陸朝歌微微一笑,看了一眼蔡邕,竟是胸有成竹:“當今亂世,人口便是基石,幽州地廣人稀,正適合招攬流民,前去屯田。” 蔡邕氣結:“話是這么說沒錯,但這么多人,還沒走到幽州就死一大半了怎么辦?!” 對于這個問題,陸朝歌沒有回應。 卻是甄姜和蔡琰,聽到動靜都下了馬車。 甄姜笑意盈盈,臉上沒有絲毫擔憂之色。 “老師忘了,這里已經是冀州,而冀州……是我甄家的大本營。” 她眸光如水,縈繞在陸朝歌身上,說出一句陸朝歌的至理名言:“在冀州,只要是夫君想做的事情,就沒有做不到的!”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