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光中,你屋頭的包谷給我侄兒子用一下。 你屋頭去年起碼收了五六千斤,反正都要賣,就賣給森娃子。 價錢方面你放心,不會虧待你,如今鎮(zhèn)上收購站的價格是九毛一斤送上門。 我侄兒子這邊,也是一樣的做法,也是九毛錢一斤送上門。” “那是好事啊他二伯,既然是森娃子要用,那我們沒得二話說肯定賣給他了。” “那就好,不過有件事提前說一下,包谷錢等豬賣了給錢沒得問題吧? 放心,我來擔(dān)保,最多年底就把錢給你們,放不放心?” “你都這樣說了,那肯定放心啊,他二伯做擔(dān)保,那肯定沒得問題。 森娃子啊,你回來當(dāng)老板養(yǎng)豬啊,加油發(fā)大財啊。” “好的,借您吉言。”…… “瘸子,你個砍腦殼的,跟你說了好多次了,讓你把你門口的路整一下,你愣是不聽哈?” “哎喲喂我的劉支書,我這不是有點(diǎn)不方便么?剛剛回來啊,幫別人修棺材去了。放心放心,這兩天我就來搞。” “好了不說這些了,今天找你有正事。聽說你屋頭,有兩三千斤包谷。 是這樣的,我侄兒子森娃子,就是我大哥的娃兒,如今回家鄉(xiāng)搞事業(yè)。 所以,你屋頭的包谷賣給我侄兒子。送上門去,九毛錢一斤。至于包谷錢,年底給你有沒得問題?” “你劉支書都親自來說了,那肯定沒得問題。這樣,我明天就找人拉過去,肯定沒得問題。”…… “老二,你屋頭的包谷……” …… “老周,我侄兒子回家創(chuàng)業(yè),需要包谷,你屋頭的……” …… 就這樣第二天一大早,劉大河騎著摩托車帶著劉森,在整個劉家村一家一家的跑,一上午跑了起碼有二十來家。 說真的,今天的劉森,算是徹底見識了,自己的二叔在這個村的厲害之處啊。 走過去,隨便說兩句,人家就答應(yīng)將玉米賒賬賣給劉森,真的是一點(diǎn)都不遲疑。 沒別的,因為劉大河是村支書,他有這個能力和這個口碑來這么做。 劉森可以肯定,這件事要換作自己,有那么一兩家能夠答應(yīng),都算是他的嘴巴會說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