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裴姝兒使用揚聲器叫賣后,這些人才明白過來。 這么好看的綾羅綢緞,居然可以用糧食購買雙面錦和云錦。 那些農民高興壞了,當即就拿出了家里的存糧來換。 這面料,是他們見所未見的。 而且一傳十,十傳百。 裴姝兒首選的交易地點是農村,至于城里,選擇的是貨幣和糧食同時交換。 但是城里兩家要稍微貴一點,其實性價比沒有農村的高。 最后在大夏,他們就換取了400萬噸糧食。 恰好新一批的布料又運來了,這一次,裴姝兒也不讓唐瓚遞交信件了,自己帶著人去。 之前將糧食運回大燕的時候,就已經跟大燕的人說了,還要一些護膚品以及瓷器,若是有別的方便運輸的商品也可以運過來。 然后她的手下們,甚至還將衛生巾和紙尿褲也一起運了過來。 至于棉布這種價格低廉的東西,他們就沒有再選了,不劃算又占位置。 所以這次的商品比起前次要更齊全一些。 當然,那些商品都已經在各個裴記的店鋪里補充過一次了。 同時,裴姝兒也讓大家運輸一批廚娘來,還有一些管理人員。 工資待遇翻倍,待遇也是極好,可以安置一家老小,甚至三個月后就會在大夏給大家購買房子。 然后,在大燕的裴記商業模式,又一次復制在了其他的國家。 她這次,要賺其他國家的錢,同時也要賺其他國家的糧食。 至于大鄭,裴姝兒照樣開店,只不過換了個名字,叫美記。 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她的裴記就已經將投入成本平了,并且實現了盈利。 等到三個月后購買了大燕的管理人員和廚娘的宅子,是安排在一起住的,保證每家擁有三室一廳一廚一衛,還帶獨立小院的標準。 中間當然會改造,有的大宅子會被改造成幾個小宅子。 當然,這些房子其實是在裴姝兒名下的。 這些人若是想要回國發展,那么宅子就被她收回,以后是出租也好,還是交給其他的大燕人住也好,都與這些人無關。 若是干的時限有二十年,那么房子就歸那些人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