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商隊的一些人,也到韃靼市面上去賣了一些布匹,這里的人通用貨幣其實也是銀子。 一部分人家是用糧食交換,一部分人家干脆給錢。 然后又用錢去交換糧食。 等到韃靼的錢賺了一波后,糧食也收集夠了,然后就讓商隊中的人,將糧食暫時送回大燕。 糧食的運送路線是這樣的,先到荊州,若是能在荊州當地將這些糧食處理掉的話,那么就省得長途跋涉了。 現在路上流民多,劫匪也多,走的路越遠越容易出現問題。 先從邊境一點點運輸糧食,等到邊境地區不如何缺糧食了,那么危機也就少了一些,越往后運輸糧食,就越是安全。 當然也有一部分荊州的糧商想要大肆購買糧食囤積,然后以高價賣出,繼續炒作糧價的。 玄一拿出裴姝兒給他的令牌,交給了謝知州看。 “遵皇后娘娘命令,任何人一次性購買的糧食,不得超過十公斤,若是有人再次哄抬糧價,那么就罰銷售價格的雙倍。” 這規定一出,當地的糧商老實了,但是關于糧價的問題,還是去找謝知州協商。 最后雙方都訂到了一個彼此可以接受的價格,然后皆大歡喜。 而那些商隊來賣糧的人,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即便沒有預想中的那么賺錢,但是至少這錢賺的踏實。 荊州的老百姓也以能吃得起的價格,吃上了糧食。 至于那些吃不起的人家,做了背景調查之后,也吃到了糧食。 本來因為荊州離京城稍遠,裴記的救濟點即便這邊也有,但是分到這邊來的糧食真的不多。 畢竟路上遇到劫匪流民什么的,又得損失一批。 現在這一次,裴記到韃靼賺到的糧食,直接就沖入了裴記救濟點內部。 這下子,救濟點的糧食多了,就連救濟的標準也稍微降低了那么一些。 得到救助的人家也更多,老百姓也是第一次,隱隱的意識到,裴記是不是和裴姝兒有關系。 至于那些荊州商會的人,他們心里也才知道,裴記的那個裴姝兒,極有可能就是皇后娘娘裴姝兒。 明明這二者間,身份差別那么大。 但是裴姝兒的個人能力擺在這,大家即便是想要不信也不行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