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裴姝兒買鹽,買的量還有點大。 只是鹽的價格比起棉布來,那就貴了太多了。 就足以想見鹽到底有多貴,一些家里吃不起鹽的,用的都是鹽的替代物。 而古蘭軍營的人那么多,一點鹽肯定是不夠的。 100文錢一斤鹽,這在食品中,已經(jīng)是極貴的了。 但是不吃鹽,那些士兵又怎么可能會有力氣打仗啊。 她空間里的鹽是很多,只是那么多的人,長此以往下去,總是會有消耗完的一天的。 與其這樣,還不如教唐瓚煉制食鹽呢。 在送唐瓚離開的時候,裴姝兒將一個方子塞到了唐瓚的手里。 唐瓚愣了一下:“是什么?” 裴姝兒笑笑沒有說話。 唐瓚哭笑不得地將紙張打開,不由地眼睛一亮。 鹽的制作方法! 而且,還是那種不用燃料熬煮的方法,只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是,古蘭軍營,現(xiàn)在最不缺的就是人! 要知道,大燕的鹽之所以貴,就是因為大燕附近都沒有產(chǎn)鹽的地方,都是靠大商國運來的。 而大商運來的鹽,那也都是靠煮的,再加上交通運輸成本,自然便宜不了。 而大燕也沒有明確的鹽法,所以唐瓚和裴姝兒才可以鉆這個空子。 只是,唐瓚道:“大燕境內(nèi)沒有鹽湖,更沒有什么鹽井?!? 所以這法子好是好,只怕成功不了。 這個裴姝兒其實已經(jīng)想過了。 “我知道有一個地方有鹽湖?!? 唐瓚一愣,隨后不由的笑了。 “你倒是什么都知道?!? 裴姝兒笑道:“你還記得我們?nèi)ロ^子邊境的路上嗎?那里有一個湖泊,那湖泊我曾經(jīng)試過,是個鹽水湖?!? 更妙的是,那里連韃子都沒有發(fā)現(xiàn)。 韃子的境內(nèi)實在太過寬廣,所以很多地方都是沒有人的。 而且地勢又有些特殊,很難被發(fā)現(xiàn)的。 而且,若是在那里制鹽,其實只要派幾個和韃子長相一樣的混血過去就是了。 還沒有被大燕人拿來做文章的風險。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