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張氏強行找回面子,還不忘在口頭上占個便宜。 “我這可以說是,為了這些人不顧一切了?!? 裴姝兒笑著點頭:“也是,他們心里大概也是十分感激你的,畢竟他們,頭也不回的就跑了呢?!? 劉張氏臉色青白交加,她冷哼一聲,氣急敗壞地就離開了。 而她身后,是大家的嘲諷聲。 劉張氏的腳步走的更快了,心中忍不住后悔,她真是瘋了,嘲諷裴姝兒兩句就行了,為什么要給那些乞丐錢。 現在好了,進貨的錢都沒了,她這次回去后,還不知道要怎么跟劉管事交代呢。 那可是一百兩銀子啊,不是十兩二十兩,賠是在所難免的了。 想到這,劉張氏越發的恨起了裴姝兒。 都是這小娼婦,要不是和她爭強好勝,她現在哪里會那么狼狽。 裴姝兒繼續去招呼客人,與此同時,裴記酒樓的名聲,在這一頓晚宴過后,爆炸式的傳開了。 簡直是以銳不可當之勢。 其他家的酒樓,即便有些吃的,但是飲食習慣也過分的單一,所以味道也就比自家做的好吃一點。 但是,裴記酒樓的做法,簡直就是顛覆了這一切。 口感好也就罷了,價格還比其他家的便宜,更絕的是,連原材料都比其他家的好那么多,沒有道理不火。 除了味道好以外,還有一則消息也在荊州城中流傳開了。 裴記酒樓,愿意做流民和乞丐的生意,并且專門為他們準備了一個包廂。 這消息一出,在荊州城又呈現了兩極分化的輿論。 一群人認為去吃飯就是圖個開心,要是有乞丐和流民在自己身邊吃飯,那么他們也吃不高興。 而且,就是因為裴記的這個操作,讓他們覺得裴記沒有醉仙樓的逼格高。 還有另一群人認為裴記的這做法充滿了人情味,誰都有難的時候,若是人家有錢,那么做人家的生意也不是不行。 而且,后者的人數更多,對裴記酒樓的好奇心和好感度,也空前的高漲。 第二天,去酒樓的人也越發多了,因為這個消息的緣故,去裴記酒樓的人幾乎都是那些善良的,包容的人。 而那些沒有去的人,也并不是不善良,只是對于用餐的環境要求高一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