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流寇鬧得歡-《明末漢之魂》
第(2/3)頁
明末的陜西不是天災就是兵災年復一年,雜糧價格經常高于一石五兩銀子,流寇過境之時城市中的糧價甚至于超過十兩銀子一石。
太多受到“紅旗軍”恩惠的升斗小民見征虜大將軍撤離產業,不得不忍痛拋下一切跟著走。
選擇離開的人是明智的,在兵禍不斷的陜西接濟一萬人成本太高了,遠遠超過在沿江、沿海接濟三萬人。
眼看著陜西更加亂,在沒有力量兼濟天下的情況下有選擇的放棄陜西也是為了提高救濟的效率。
黃惠武知道家主已經奪下了大半個朝鮮王國建立了“漢江省”需要人口多多益善,見如此多的軍民官宦準備跟隨著撤退立刻發動力量做好后勤保障。
征虜大將軍在大明已經是無法無天的存在、洪承疇和監軍大太監都刻意回避有關于“紅旗軍”的事情,他們根本不管黃惠武組織了一兩萬人往西安而去。
天子近臣監軍大太監和延綏巡撫、陜西三邊總督都不干涉征虜大將軍的麾下辦事,這里又沒有了敢于獨斷專行的孫傳庭,其他人更加睜一眼閉一眼。
黃惠武到達西安后又帶出兩三萬人,戴罪的韓志寬和黃維正帶著僅有的三百余家丁主動加入到了隊伍,他們下定決心去征虜大將軍麾下效力。
如今的“紅旗軍”體系在大明很牛掰,即便撤出陜西的隊伍發展到了一兩萬戶十幾萬人浩浩蕩蕩無邊無岸,也用不著翻山越嶺繞過關防。
沿途的守關將領認“紅旗軍”這面旗幟,相信他們不會是企圖混入關城奪關的流寇,都同意開關放行。
進入西安城駐守的猛如虎總兵官和兵備道王肇坤、游擊將軍咸貞吉等等見征虜大將軍不肯經營陜西,都有了不祥的預感。
但是人各有志,他們沒有刁難準備離開西安城的軍民、官神還打開方便之門派人主動聯系潼關守將予以放行。
得知“紅旗軍”產業撤離的消息,咸陽城里也有不少人家拖家帶口加入到了幾千里大移民的隊伍。
為了確保撤退的陜西人口不至于餓死在路上,四方快運派出大量獨輪車和四輪馬車運送糧食接濟,回來時帶上體力不支的婦女、兒童和老人。
估計這一次大撤退會有至少三萬戶秦人離鄉背井前往“漢江省”定居,其中青壯年不低于五萬。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中县|
海门市|
陆良县|
玉环县|
桂阳县|
巴楚县|
阿拉善盟|
武邑县|
白水县|
交口县|
临高县|
江川县|
博野县|
全州县|
大洼县|
合江县|
成安县|
会同县|
永德县|
丰原市|
龙岩市|
巩留县|
深水埗区|
驻马店市|
青神县|
思茅市|
额尔古纳市|
石阡县|
阿克|
邵武市|
秭归县|
慈利县|
常宁市|
神农架林区|
维西|
平安县|
扬中市|
缙云县|
嘉黎县|
通江县|
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