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四十章:秋季攻勢-《明末漢之魂》


    第(1/3)頁

    這萬把人火器化程度高,勇士營、四衛營人馬有六成都是使用火繩槍,也就是“紅旗軍”已經淘汰下來裝備衛所軍的鳥銃,其中有一千桿就是黃氏出品。

    方正化和李若璉當然知道“紅旗軍”的鎧甲、武器值得信賴,京營將士們現有的鎧甲大多數看起來光鮮,其實都是樣子貨,防御力不值一提。

    因此他們都購買了一部分“紅旗軍”制式衣甲,可是他們的銀子太少,“紅旗軍”的衣甲、武器太昂貴,因此只能保證一兩成戰斗技能出眾的麾下擁有類似于“紅旗軍”的裝備。

    中秋節前后也是農忙之時,今年雖然遭受旱情,但是由于灌渠、灌井發揮了作用,收成達到了中下。

    平均一畝麥田能夠打九斗余麥子,年景好的時候畝產平均能夠達到一石二斗。

    保苗的緊急時刻軍隊里的戰馬、挽馬全部參與抗旱保苗,連全脫產的正兵都有一小半人馬參與了半個月,工廠除了技術工之外的所有人都參與了田間地頭的勞動。

    沒有人不理解,大家都經歷過餓肚子的滋味,人人知道糧食的重要性,知道沒了收成不知道會導致多少人挨餓,在有能力保住莊稼的情況下,人人不遺余力。

    相對而言,山海關外遼西走廊的旱情就小了許多,因為那里往東入海的河流多水量充沛有落差,完全可以帶動水車提水灌溉農田,省去了不少人力、畜力。

    收獲的季節到處喜氣洋洋,在遼西走廊屯墾的衛所軍每家每戶都有十幾二十石麥子可以出售,拋去借貸度日的糧食,結余十幾石不成問題。

    今年“紅旗軍”的糧食收購價已經下來了,每石麥子給銀八錢,這就意味著家家戶戶可以有超過十兩銀子的進賬。

    經營得好的人家都會養些雞鴨,種些花生、瓜果,賣給軍隊也能賺不少銀子貼補家用。

    毫無疑問今年將要過上紅紅火火的新年,太多衛所軍準備給兒女甚至自己添上一件新棉襖,經濟條件好一些屯戶的如今已經考慮是不是買一件鴨絨服,據說這樣的冬衣輕便暖和,樣子好看。

    小冰河時期比較冷,黃漢不遺余力發展鴨子產業不僅僅增加了食物鏈的品種還能夠獲得較多蛋白質,還有一個巨大的好處就是能夠生產鴨絨被和鴨絨服。

    今年養鴨子的屯戶都有了不錯的收益,明年鴨子的存欄量何止翻倍?擁有大量的雞鴨鵝在田間地頭、小樹林、荒地吃蟲子還能夠較好的減少蝗蟲大爆發的可能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