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明末漢之魂》


    第(1/3)頁

    這個故事當然就是后世的射雕英雄傳,講了幾堂課,黃漢見將士們愛聽,心里有了想法。

    為何“紅旗軍”中不發(fā)行一份屬于自己體系的報紙?報紙可以傳遞信息、拓寬將士們的視野、弘揚正能量,還可以連載如射雕英雄傳這樣的小說寓教于樂。

    接下來有了時間,黃漢就拿起鋼筆開始憑借記憶寫射雕英雄傳,基本上忠于原著,只不過強調了民族氣節(jié),貶低了蒙古韃子,揭露了韃子的殘酷和對漢文明的破壞力。

    由于老閘船的中國硬帆結合西洋軟帆的設計得到了“紅旗軍”體系造船大工匠的廣泛好評,經過實踐證明如此設計在安全性得到保證的情況下更好的利用了風力。

    因此繳獲、侵吞的二號福船、三號福船包括倭國的朱印船也紛紛加以改造,增加了軟帆,這些船在有合適風向和風力的情況下無一例外比未改造前的速度快了一成左右。

    在改造一部分霸占的船舶之時,有一部分太過老舊的海船被判報廢,因為需要保養(yǎng)的投入太大,也是因為這些船的速度無法達到要求。

    黃氏在大規(guī)模建造結構簡單、性價比高、具備優(yōu)越適航性的老閘船。

    這種船有傳統(tǒng)中式硬帆和流線型的西式船身,比傳統(tǒng)中式帆船快,比西式帆船需要更少人手,戰(zhàn)船再增加輪槳的設計后速度無與倫比。

    由于采取了全鋼龍骨省了對巨木的渴求,使得標準化生產成為了可能,現在已經完善了排水量三百噸到九百噸的圖紙,相信不久的將來更大的老閘船也會設計成功。

    鋼鐵鍛接成龍骨和肋骨僅僅是減少了對堅硬巨木的苛求,但是此時海船的主體結構還是木質,因此對造船木材的需求還是無窮盡的。

    用鋼鐵解決了大海船上龍骨和肋骨對木材要求最高的構件,其他諸如甲板、艙扳、桅桿等等相對而言就比較容易備料。

    黃氏船塢都是收購現成的官辦、私營船塢擴建,剛剛開始生產之時工匠們就積極備料,因為木材要陰干一兩年才能夠使用。

    原本遼海各大船塢都有備料,現在基本上被黃氏收購一空,這些現成的木料能夠滿足黃氏最初戰(zhàn)船、商船的生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