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動-《明末漢之魂》
第(1/3)頁
喀喇沁人的布置四平八穩,卓爾畢沒有托大,還留有余地。
他沒有一上來就下令全軍突擊,他這樣安排是蒙古人沿用了幾百年的傳統戰術。
如果時代不往熱兵器發展,卓爾畢的這種打法基本上沒有什么破綻,能勝則進攻,反之回馬拉開距離即可。
黃漢就是想著喀喇沁騎兵第一次沖擊出動的人馬不能太少,盡量爭取火器部隊的第一次打擊能夠多擊斃一些敵人。
沒有人是傻瓜,打不著敵人,專門挨打哪個主將還會不管不顧往里填人馬?
這是野戰,沒有必守之地,不需要寸土必爭。韃子一上來就吃了癟馬上就會選擇逃之夭夭,引誘他們分兵造成大量殺傷的計劃就會變成了半吊子。
黃漢見喀喇沁人上當了,派出兩千左右騎兵企圖破陣,他大聲下達命令道:“所有的抬槍手不得射擊,等鳥銃手射擊后才能開火。”
中軍立刻打出旗號,傳達的命令所有的官佐都看明白了,主將的鳴笛是全軍遠程攻擊的信號,這跟原定的抬槍利用射程遠先開火截然不同。
黃漢不肯抬槍先打一輪,是擔心韃子被大彈丸打得死相難看嚇破了膽直接撤退,這雖然也算取得了勝利,可是只能打死打傷一百左右韃子人馬太沒意思。
如此密集的騎兵沖鋒,一百二十桿抬槍用不著瞄準只要平射都不會打空,留下一百左右韃子人馬其實已經是最保守的估計。
因為進入奔馳狀態的戰馬被抬槍有效擊中會立刻倒斃,巨大的慣性不僅僅會把騎士甩出去導致他們摔死或者被馬群踩踏致死。
還會沖撞到其他戰馬,還會導致后面奔騰的戰馬來不及反應直接撞上,接下來戰場上就會發生如同高速公路上多車追尾發生連環事故是一個道理。
殺氣騰騰的喀喇沁人開始進攻,兩千騎兵由小跑逐漸加速接近到明軍陣列二三百步左右距離之時已經進入奔馳狀態。
冰凍三尺的大地在震顫,車載抬槍上夾著的火繩都在抖動,用不著槍手用嘴吹,火繩的灰燼已經掉落露出紅通通的火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底市|
泸西县|
泾阳县|
松原市|
伊吾县|
崇州市|
昌平区|
乐业县|
靖州|
治县。|
安泽县|
溆浦县|
郁南县|
托克逊县|
牙克石市|
临高县|
巴塘县|
高平市|
天台县|
兴山县|
延津县|
万全县|
涡阳县|
英山县|
乐陵市|
肥城市|
于都县|
黄山市|
丰县|
保定市|
平凉市|
华坪县|
逊克县|
商都县|
宜君县|
蒲江县|
蓝山县|
德清县|
噶尔县|
大同县|
防城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