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韃子-《明末漢之魂》
第(2/3)頁
蒙古包是用特制的木架、用柳條交叉編成骨架、再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而成,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動,適于輪牧走場生活。
理論上一個聚居區的運輸能力可以把他們拆解的蒙古包和生活用品、糧食全部帶上,因此蒙古人的大車相當多。
這十幾家韃子有一半控弦青壯去年十一月份跟著建奴入關去搶了大明,他們每個人都搶到了不少金銀布帛,還搶到了漢人做奴隸。
今年喀喇沁韃子的日子過得不錯,也因為太多韃子都搶到了金銀財寶,因此沒有去大明失去了搶劫機會的韃子也不算太倒霉。
喀喇沁人手里的金銀和可交易的貨物多了,直接導致購買力提高。
韃子們放牧的牛羊只要送到青城,無一例外會賣上比往年高出三成以上的好價錢。
青城還有一個吸引附近韃子來交易的熱點,那就是漢人奴隸價格特別便宜,兩三只肥羊就可以換一個漢人男子,一匹母馬就能夠交換到一個皮膚細膩的漢人少女。
蒙古也是一個等級森嚴的民族,大小臺吉管理著部落,臺吉相當于蒙古人的低級王,只不過有些小臺吉的部落才一二百控弦韃子而已。
統治多個臺吉的就是高級別的蒙古王,這些人就是大小不等的汗,如黃金家族的子孫林丹就是當下蒙古人中最大的漢,可是他不能服眾,又被建奴經常胖揍,失去了統御更多蒙古人的機會。
每一個韃子聚居區在沒有汗和大小臺吉的情況下,無論大小都會有約定成俗的頭領。
這些人當然是地位尊貴或者武力值高的韃子,組成部分是部落酋長又或許是韃子軍隊中的百夫長、十夫長之流。
草原民族基本上是軍民不分,他們上馬拿起弓箭和蒙古彎刀上了戰場就是戰士,回到蒙古包驅趕牛羊尋找水源、牧場就是牧民。
離大安口邊墻東北方向大概二百余里的這個韃子聚居區相當于一個小部落而已規模不大。
首領是個四十歲不到的百夫長名字叫做赫哥烈,這個聚居區里的十幾個控弦就曾經跟著他進入大明關內燒殺搶掠。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茶陵县|
河间市|
余江县|
石柱|
米泉市|
志丹县|
小金县|
宜城市|
华安县|
甘德县|
仁化县|
福州市|
邯郸市|
海南省|
阿巴嘎旗|
保山市|
金坛市|
嘉峪关市|
连云港市|
白朗县|
定州市|
于都县|
阳西县|
精河县|
南投市|
新巴尔虎左旗|
聂荣县|
健康|
四子王旗|
屏边|
土默特左旗|
南乐县|
吴川市|
兖州市|
阿鲁科尔沁旗|
普兰店市|
安陆市|
洮南市|
鸡泽县|
望谟县|
吉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