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明末漢之魂》
第(2/3)頁
隨軍勞役知道了確切消息,“紅旗軍”出擊行動即將進行,目標是出關殺建奴、韃子搶回人口。
他們不管“紅旗軍”去打哪里,都哭著喊著要跟著,因為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的親人有可能在哪里,究竟是在遼東還是在茫茫大草原誰能夠說得準?
不可能把隨軍勞役都帶上,憨子、宋鵬飛他們從最少參加集訓了半年的兩千余人中精選了身體強壯或者武力值高的一千人推著五百輛獨輪車跟隨隊伍出發,配發給了他們兩件棉甲御寒增加防護力。
這些人原本不會武藝的都統一訓練過幾個月白蠟桿長槍突刺,有武藝的可以除了裝備白蠟桿長槍外帶上他們習慣使用的武器,雖然五花八門,但是只要能夠提升戰斗力就無傷大雅。
現在這一千勞役都滿臉興奮,仿佛出關后打了建奴或者韃子就能夠見到他們失散的親人了,其實這樣的幾率有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甚至于只有千分之一。
勞役們大多數都知道這個比例,可是誰也不愿意說破,他們在談論自己手中有長槍,身上有兩層棉甲,再跟建奴、韃子遭遇永遠不會丟下親人鉆山溝入密林奔逃,他們一定要結陣齊心協力把敵人扎穿。
一千勞役互相鼓勵,互相提醒寧死也不能轉身逃跑,要結陣挺著長槍去把韃子、建奴干掉,只有打敗敵人才能夠得到奪回親人的機會。
連隨軍勞役都戰役盎然,“紅旗軍”戰士更加無需多言,二百多十四五歲的少年更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一個個嗷嗷叫著要實驗手中天天操練的鳥銃。
十一月初四一大早主將黃漢如約而至,在大安口關城集結的“紅旗軍”三千四百好漢歡呼雷動。
跟隨而來的劉之綸激動得熱淚盈眶,他親眼見到“紅旗軍”中居然有幾百孩子,黃漢連這些人都用上了應該又是傾盡全力也。
劉之綸感慨萬千,如此為了國家利益不計較個人得失,不在意個人損失的忠臣良將乃是我輩之楷模。
送走“紅旗軍”本官立刻上奏疏為英雄鳴不平,也要告知天子,“紅旗軍”已經盡力了,他們連孩子都帶上了戰場,朝廷一定要給予這些忠臣的戰士一個好歸宿。
黃漢策馬檢閱即將出關的好漢兒,他指著北方大聲道:“前方三百里外就是給建奴帶路偷襲大安口的喀喇沁韃子布爾噶都、卓爾畢等等幾個大小臺吉的部落所在地。
那里有喀喇沁韃子經營的一個叫做青城的城池,應該有成千上萬漢人被他們奴役,現在這些同胞每天被韃子凌辱生不如死,我輩軍人該當如何?”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县|
库车县|
巧家县|
河东区|
行唐县|
宁津县|
满洲里市|
白银市|
玛沁县|
乐安县|
合水县|
和顺县|
桂阳县|
台南县|
双城市|
元阳县|
木兰县|
张家港市|
会理县|
日喀则市|
钟祥市|
安顺市|
阳原县|
山东省|
达孜县|
宁晋县|
介休市|
岢岚县|
正蓝旗|
平潭县|
宁都县|
太仓市|
湖州市|
西城区|
尼玛县|
灵山县|
平顺县|
常山县|
合阳县|
拜城县|
宜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