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一十九章:以牙還牙-《明末漢之魂》


    第(3/3)頁

    因為連超過十四歲的少年學兵二百來人都帶出來了,留在后方學習訓練和在京師公干的五百多少年大多數是十二三歲稚氣未脫的半大孩子。

    集結在大安口的“紅旗軍”人數雖然不多,正經八百的戰士更少,但是裝備卻是這個時代的王者。

    “紅旗軍”騎士所有的伍長以上級官佐都裝備了全鋼胸甲的組合,大部分老戰士也是如此,其余八百騎兵的盔甲也比建奴的裝備只強不弱。

    刀盾手和長槍手也有鐵甲裝備,步弓手和鳥銃手的伍長以上級官佐全部裝備了鐵甲,所有出戰之人都有兩套棉甲裝備包括隨軍勞役。

    天寒地凍滴水成冰,“紅旗軍”戰士包括勞役都有厚實的棉甲兩件穿在身上,這些棉甲都是體系內婦女精心縫制,質量好過建奴的制式棉甲,不僅僅結實具備防護力還相當保暖。

    “紅旗軍”出擊隊伍還多了手套這個小小的裝備,從今往后再也不會因為肉手忽然拿極度低溫的鐵器被黏掉一塊皮肉。

    這一千隨軍勞役確實是自愿追隨,他們為此爭取了多次,最后發展到成群結隊在“紅旗軍”臨時指揮部前跪求。

    黃漢離開之時軍事由憨子、宋鵬飛、楊大年、楊國恩、袁思明、王展鵬、張揚七人組建的領導團隊共同決策。

    美其名曰:七人團。

    他們是主將黃漢不在之時決策大小事務的權力機構,七人共同決策,出現不同意見舉手表決,少數服從多數。

    這段時間,七人團率領“紅旗軍”不斷拉練,人馬不時出現在薊鎮長城的關隘,這樣的舉動確實迷惑了諸多大明文官武將也讓建奴的細作見怪不怪。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贡区| 行唐县| 原平市| 兴义市| 来宾市| 九龙坡区| 安国市| 分宜县| 中卫市| 庄浪县| 东兴市| 绥滨县| 巴里| 巨野县| 达州市| 太原市| 栖霞市| 上思县| 文安县| 泊头市| 文昌市| 磴口县| 安化县| 镇江市| 县级市| 六枝特区| 清丰县| 交城县| 法库县| 丁青县| 永安市| 大同市| 洛宁县| 仲巴县| 临夏县| 驻马店市| 屯门区| 大厂| 芜湖市| 旬阳县| 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