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師傅:“大人?!? 李沫:“一起看看學校的地址吧。” 不管是服裝廠還是化妝品廠,離道路都有很遠的距離,就算以后這一帶發展起來,也不會影響到交通。 曾經無人問津的荒地上已經開始成了香餑餑,已經有人開始打聽周邊的地價,這可是個好現象,相信年底之前民房就會相繼蓋起來,這個地價要訂多少才合適呢?還是由縣衙出面蓋房子以后出租,形成商業一條街? 咳咳,想多了,面前還有一大堆事。 李沫指著醫院旁邊的空地問師爺:“學校就建在醫院的旁邊,你看如何?” 師爺若有所思:“大人,學院和醫院服裝廠化妝品廠都在城外,那城里面就沒有什么了?!贝蟮慕ㄖ荚诔峭猓锩嬷挥幸粋€衙門是大一點的,這像什么。 李沫看著城外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怕什么,以后把這一片納入縣城就行了。” 師爺目瞪口呆:“這一片?” 李沫好笑地看著他:“這只是開始,以后發展起來可就不止這一點了。” 李沫指著服裝廠后面的那一大片空地:“包括那些,都將是松江縣的縣城,城墻也將重新改造,十二時辰都開門,方便城外的百姓進來?!? 師爺沒有聽到其他,只聽到城墻要重新改造,這是要花多少錢呀? 劉師傅很會說話:“大人,我認為學院建在這里可行,地方夠寬?!? 這沒有拍馬屁的意思,這是事實,要蓋那么大的學院,城里就這么巴掌大,哪有地方? 要辦好學校,那就先要招聘教師隊伍,還有就是很多東西要進行改革,不能只按照書面的東西來教學,科舉固然重要,但是實際上能夠走到京城參加殿試又能有幾個? 讓他們把實際與理論的東西進行結合,不能做一個五谷不分的書呆子,教學課本必須改版,所以才要提前招夫子。 李沫明確地對師爺說,當初在茶館的那一伙書生絕對不能錄用,這種道德喪失的人不配為人師表。 當縣衙再次貼出招聘公告的時候,所有人都傻眼了,招夫子,而且人數還不少,文武夫子都招。 這讓讀書人又生出了一種優越感,看看我們不就是香餑餑了。 松江縣的那些讀書人99%都是名落孫山的,可見這個時代的科舉有多難。 縣衙招聘夫子讓他們看到了一線希望,家里窮沒錢去參加科考的,覺得自己可以一邊教書,一邊溫習,等攢夠了路費就去參加考試。 招夫子比招銷售人員和大夫容易得多,但是李沫的要求卻很高很苛刻。 李沫并不要求學院里面的學生以后有多大的建樹,但是不能死讀書,必須德智體全面發展。 要求所有的夫子更加不能呆板不懂變通。 術算,也有現成的算術課本,雖說難度有點大,而且好多年沒有更新內容了,但也不是不能學,李沫打算把阿拉伯數字加入進去。 現在衙門里面的所有人和化妝品廠服裝廠紅薯作坊的人員都懂得阿拉伯數字。 工廠和作坊的人由于學習時間短的關系,簡單的加減還是懂的,只是復雜一點的加減乘除他們就不會了。 可是語文就麻煩了,如今所有的教書先生都是走科舉路線的,也就是教導四書五經,三綱五常那一套。 而李沫自己熟悉的那些東西,顯然也不是能正大光明拿出來說的,且不說會激起所有統治階級的警惕,光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就不配套,在這個工業革命還沒誕生的時代,分分鐘要人的命。 李沫:“師爺,你說我們能不能把書上這些東西改了?” 師爺:“大人,凡是要走科舉之路,必須要學四書五經?!? “但是單單學這些,讓孩子們會覺得無趣,而且對現實生活沒有多大的意義。” 師爺不明白為什么要改版,更加擔心的是后續的問題:“問題是改了教學課本,被上面知道了,會不會有麻煩?” 松江縣再怎么牛,都還是屬于大晉國的一個小小縣城,小到什么程度呢,這么說吧,金鑾殿上的人應該沒有一個人知道松江縣的存在,但是一旦被人捅到皇帝面前,誅九族也不為過。 李沫白了師爺一眼:“你這是瞎擔心什么,又不是要造反,有國才有家,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只是做相應的改版,比如說都是文言文,那我們能不能用比較直白地的話語來教學?!? “明白尊卑,能讓人老實聽命,可是天下終究不是某幾個人的,我想要的是我們松江縣人都能抬頭挺胸,知家國,方能生忠勇,讓他們為自己活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