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才招聘真的是個大難題,現(xiàn)在的通信又不發(fā)達,不像現(xiàn)代,一個招聘信息發(fā)布到網(wǎng)上,只要工資福利合適,來面試的人大把。 現(xiàn)在沒有辦法,只能叫物流公司的人,把招聘信息張貼出去。 來來去去也就是周邊的城池,大家都知道松江縣是個什么地方,窮唄,雖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這些城鎮(zhèn)開了服裝店,化妝品店,但是知道是松江縣衙開的很少,以為是哪個大老板的店鋪。 招聘信息是以縣衙的名義張貼出去的,上面可是蓋了大大的紅章。 這就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了,招聘信息貼到哪里,哪里就聚了一大堆人。 有識字的書生在為不識字的人解釋:“這是松江縣的縣衙在招人,招銷售人員和醫(yī)護人員。” 有人等不及了,急切地問:“銷售人員和醫(yī)護人員是什么?” 有人覺得他很煩:“能不能讓人說完,不識字還在這里嘰嘰歪歪。” “我惹你了嗎?我說話礙著你什么事了?” “你在這里就是影響到我了,怎么的,想打架嗎?” “你他娘的就是欠揍,看我不打死你。” 書生生氣了:“還要不要聽我說完,你們行那你們來。” “就是,都什么人吶,還想打架。” 兩個吵架的人終于安靜了下來,書生這才繼續(xù)說:“招聘信息上解釋很清楚,銷售人就是賣產(chǎn)品的人員,是要派往全國各地的。醫(yī)護人員就是大夫,坐鎮(zhèn)松江縣。銷售人員拿的是提成,就是說賣得東西越多,拿到的工錢就越多,一兩還是一百兩,就看你銷售多少。大夫就是按月按工錢,具體多少,要看個人的本事,上面寫著工錢面議。” 書生頓了一下,等看清字之后,吸了口涼氣:“下面還寫著一行字,只要你有本事,工錢任你提。” 前面說了一堆,沒人理會,下面這句話卻引來了一片嘩然:“不會吧,任你提,要是提一千兩呢?” “你要是本事,一千兩也沒有問題。” “有什么要求嗎?” “所有人員都是男女不限,但是銷售人員必須識字,大夫就沒得說了,沒有醫(yī)術(shù)也不可能去當大夫,肯定要醫(yī)術(shù)了。” 聽到招聘條件之后,現(xiàn)場一片唉聲嘆氣,自己大字不識一個,醫(yī)術(shù)也不懂,沒戲了。 這樣的場景在所有貼有招聘信息的地方上演,讀書人心里竊喜,看,現(xiàn)在知道讀書的好處了吧,會認字就能找到一份好的差事,立馬覺得自己了不起了,爺就是那個最厲害的人。你們這些泥腿子,大字不識一個,想找份工都難。 李沫要求物流公司的人員不局限于周邊的城鎮(zhèn),再往遠一點的城池張貼,重金之下,肯定會有人來。 第二天是與劉師傅確定醫(yī)院的修建費用和地點。 師爺全程跟著,心在滴血肉在痛,一個醫(yī)院為什么要建這么大,還不包括裝修的費用已經(jīng)一大筆,后續(xù)的桌椅板凳等等其他的設(shè)備還要另外找人定制。 師爺昨天就跟李沫提了,沒必要建那么大,有兩個房間就行了,你看現(xiàn)在整個松江縣就只有陳大夫開的一個醫(yī)館,這么多年來不也相安無事嗎? 何必花那么多冤枉錢整這些沒必要的東西,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得起病,建了也是浪費。 還說以后要請大夫和護士,護士是什么他不知道,他只知道多一個人就要多掏一份工錢。 更過分的是,縣令大人說醫(yī)院建設(shè)好之后,不以營利為目的,老百姓們只需要掏藥材費和診費就可以,而且這個藥材還是以購買價來銷售,也就是平價銷售。 診費更是便宜的不得了,反正師爺不想聽,越聽心里越拔涼,這簡直是在做慈善機構(gòu)。 師爺有問過李沫:“為什么一定要蓋這么大的醫(yī)院。” 又是住院部,又是急診室,又是婦科,男科,牙科,皮膚科,骨科,飯?zhí)茫t(yī)護人員的宿舍,傷病患者的康復(fù)室等等。 整這些東西干什么,人家陳大夫一個什么病都看,管你什么科。 李沫只回了一句:“因為他們都是松江縣人,希望他們病有所醫(yī)。” 松江縣的醫(yī)療體系根本就沒有,不僅健康成為難以企及的奢侈品,就連生活都難以為繼,說是一秒回到解放前毫不為過,更何況老百姓的生活本來就不富裕。 雖說陳大夫已經(jīng)很有良心了,并沒有多收錢,但是他自己也要生活啊,況且他又不是萬能,什么病都能治。 一年到頭也沒攢下幾個錢,一場小病就要傾家蕩產(chǎn),窮人根本就不敢生病,也不能生病,小病就熬,熬成了大病,大病熬不過就撒手人寰。 之后去了一趟葉家村,教葉帆一家做油條和豆腐花。 為了等李沬的到來,一家人在這一天哪里都不去,葉帆更是跑到村口等著,牛和羊吃的草還是昨天晚上連夜割回來的。 這兩樣的做法都不難,難的是技巧,只有多練,熟能生巧。 “大人,您來了,辛苦了。” 剛到葉家村的村口,葉帆跑了過來幫李沫牽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