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春耕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古代的春耕沒有那么容易,家里有牛的還好一點,翻點輕松多了,沒牛的,全靠兩只手,甚至靠肩膀拉,人力代替牛力。 李沫這個正主此時在書房里,拿著筆寫寫畫畫。 紙上畫的赫然就是學校的模樣,有田徑場,有教學樓,有宿舍樓,有圖書館等。 按照現在的情形發展下去,相信學校很快就能夠蓋起來。 甘蔗年底就可以收獲,這個時代的糖非常昂貴,黑皮甘蔗可以做成紅糖,相信一年之后,松江縣人單單依靠紅糖,基本上就可以解決吃飯問題。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也是松江縣人們的未來,在有經濟能力之后,教育必須排在第一位。 師爺:“大人,你畫的這是什么?” 李沫:“學校。” 師爺:“學校什么?” 李沫:“學生上學的地方,也就是學堂。” 這么一說,師爺就知道是什么了。 師爺非常驚訝:“學校用得著這么大嗎?也沒幾個人上學。” 李沫:“整個松江縣的孩子都在這個學校上學,你覺得還會大吧。” 師爺瞪大眼睛:“所有的孩子?” 李沫:“嗯。” 沉默了片刻。 師爺:“大人,我覺得所有的人來這里讀書不切實際。” “為何?” “一個人讀書,全家要支持,沒有幾個家庭能夠支撐得住。” “如果大人我說所有的孩子讀書都不用錢呢,你認為他們還會不來上學嗎?” “什么,不用錢?我們哪有這么多銀子供他們上學。” 大人,你又瞎折騰什么,松江縣本身就沒有錢,還想搞這搞那,那么多孩子,這個費用不知道要多少,你算過嗎? 這還沒完,李沫又拋出一個王炸:“師爺你說九年應該可以考科舉了吧。” 就算不考科舉,九年之后,也有十五六歲,可以出來參加工作了。 師爺差點把手中的筆扔了出去:“什么?九年!” 九年都是免費的,這個費用豈不是天文數字。 師爺又掐了自己的人中,我沒有聽到這句話,我要就此暈倒。 其實,有條件的話應該每個村都設立一個學校,這樣孩子們不用那么辛苦到縣城里來念書,在村里上學,又方便又安全。 但是五年之內的財政實力應該是做不到,讀書最費錢。 現在的目標是盡快地把學校蓋起來,最遲年底一定要蓋一所屬于松江縣人的公立學校,這是李沫今年定下的目標。 正月二十,是府城郊外普陀寺什么鬼的開光儀式,很多人不辭辛勞的也要去,反正李沫不懂。 周氏打算和麗兒還有葉華梅母女大丫姐弟幾人去拜佛,張蘭蘭和大丫不想去,她們天天跟著楊丹妮去服裝廠干活,一天不落,卻被周氏硬拽著走。 周氏問李沫是否要去,李沫不感興趣,派了周星兒、劉芳和一個男衙役小朱送她們。 寺廟里有位得道高僧,據說很靈,所以前去跪拜的人很多。 基本上所有的寺廟都是以求姻緣或求子為主,普陀寺也不例外。 李沫偷偷問周氏:“娘,你替我求什么,姻緣嗎?” 周氏:“今年你就十九了,娘肯定要為你求一份好的姻緣。” 李沫打趣:“就以我現在的身份?該找個女子還是找個男子?” 周氏不假思索:“肯定是男子了!” 李沫挑眉:“你確定?兩個男子成親好像不太好吧。” 周氏作勢要打她:“就你貧嘴,肯定不是現在。” 李沫:“那你急什么?” 周氏:“先求著,為以后做準備。” 李沫不信神佛,哪怕自己攤上穿越這種詭異的不能在詭異的事兒,依然不信。 第(1/3)頁